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2015-01-30 09:20:40)
标签:

荷兰

世界文化遗产

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

摄影

阿兹猫

杂谈

分类: 阿兹猫西欧行

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

— 荷兰世界遗产系列(五)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位颇具独立意识的荷兰女性,楚斯.施罗德-施雷德(Ms.Truus Schroder-Schrader)夫人,在一位年轻设计师格里特•里特维德(Gerrit Rietveld)的帮助下,终于拥有了梦想中的房子,而按照她的要求打造出来的这栋二层小楼日后竟然成为了现代家居设计的鼻祖,荣耀地列入了荷兰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一栋家庭住宅=世界文化遗产?不用感到惊奇,这里是荷兰,一切皆有可能。
在荷兰,一直有规定单个建筑物不能被列入文化遗产行列,而各国的文化遗产名单也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都偏爱年份久远一些的建筑,因此“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Rietveld Schröderhuis),这样一座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现代住宅”上榜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荷兰中部城市乌特勒支(Utrecht),我拿着地图,终于在一个很普通的住宅区,马路旁边找到那所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关着门,好像主人不在家,很安静的样子,如果不是门口一块世界文化遗产的铜质圆牌,你很容易认为那不过是几年前建的一座普通住宅而已,然而,它已经有九十年的历史了。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售票处和管理中心在距离小楼不到两百米的一个街道里面,住宅被当作是乌特勒支中央博物馆(Centraal Museum Utrecht)的一部分受到精心保护,参观在每个整点由工作人员带领进行。导览员萨曼莎(Samatha)是一位典型的荷兰姑娘,先为我们放了一段关于建筑师格里特•里特维德(Gerrit Rietveld)的录像,他是荷兰风格派(De Stijl)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声誉的大师,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者,七八十年前出自他之手的建筑物,在今天看起来依然不过时。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建筑师,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跟着萨曼莎来到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为了保护木地板,进去前大家要穿上鞋套,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大门,我注意到大门分成上下两个活动部分,如果有陌生人来访,主人为了安全起见,只要打开上半截就可以了,进门后是一个局促狭小的门廊,萨曼莎一一为我们介绍哪里放置雨伞,哪里可以塞入报刊信件,还有鞋柜等等,这些细节的设计实用又方便,鉴于里特维德同时也是一位家具设计师,他在室内设计上面加入了大量家具化的“机关”,比如可折叠的玻璃分隔、送牛奶的小窗户等等,方便女主人细心地安排她和孩子们的生活。右首是厨房和餐厅,里特维德喜欢使用平面直线和基本原色,餐桌边“之”字形木椅正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然这种外形上已缩减到几何图形的座椅感觉并不太舒服。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由于内部禁止拍照,从网络上找到一些内景图片)


   房间里使用红蓝黄灰黑等原色外漆,黑色的窗户和门框,以及一些在原色中的线性元素,视觉上加强了立体感,有趣的是窗户没有窗帘,里特维德很喜欢使用构件,厨房的晚上用木板扣上,木板里外的颜色不同,里面是蓝色,和厨房的色调一致,外面是黑色,和房子外部整体风格相符,除了感觉装卸有点麻烦,还是很新颖的。旁边的佣人房,因为面积狭小,墙壁被刷成明黄色,显得空间大了很多,而储物间则被刷成灰色。一楼还有里特维德的工作间,面对马路,宽敞的窗户可以让他很好地观察往来的行人,也方便被人观察。书房中的设计亮点是那盏吊灯,由几根批量生产的廉价灯管悬挂组成,两支水平,一支垂直,一件实用而全无矫饰的灯具,这样简洁、线条明快、实用经济,充满现代感的设计正是风格派的特点,让我联想到了非常受现代人欢迎的宜家家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一楼的设计尚可谓传统,来到二楼的生活区,则让人大开眼界了,虽说是施罗德太太及三名子女的起居室、卧室和书房,但没有固定的墙壁,除了卫生间和浴室,其余均是一个开放式的Loft空间,设计师在地板上用不同颜色划分出功能区,比如红色部分是卧室,家具均采用明朗色调。地上铺着轨道,晚上沿滑轨拉出活动隔板和旋转面板分隔出各个房间,白天收起隔板,则成为一个敞开的空间。因为孩子们年纪幼小,考虑到玩耍和做功课的需要,还设计了不同功能的活动构件,实用方便,每一寸空间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是隐藏储物空间的巧思连九十年后的家居业者都无从望其项背。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房间的采光非常好,充足的光线让室内明亮又温暖,我尤其喜欢书桌边那两扇超大窗户,可以侧开,完全打开后人犹如在露天一样,可随时捕获自然的味道,可惜后来附近修建了公路,把原本的森林美景破坏了。里特维德非常重视附近环境与房屋的关系,突破了建筑设计先外后里的传统观念,首先考虑的是人在房子里的哪个角度可以看到日出和外面最美的景致,建筑内外构成一个整体,整栋房子都是围绕这个出发点构造设计。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这栋房子是里特维德和施罗德夫人共同的作品,比如正是她提出打破常规,将二楼的生活空间开放,促使里特维德拆除原有结构,形成一个大开放区。1924年楚斯.施罗德-施雷德委托里特维德来为自己打造一座新房子,一向对艺术很感兴趣的楚斯,虽然对建筑和家具设计没有任何经验,但她是一位很有主见的女子,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历时五年的建造让它成为最能体现里特维德建筑与设计观念的作品,也让二人由友情转成了爱情,成为了恋人,在这座共同设计的房子中生活了一辈子,直到1964年里特维德去世。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这座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惊世骇俗之作,蕴含着一个独立现代女性想要的生活方式,也是施罗德夫人生命和情感归属所在,她在爱人打造的房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直到1985年95岁去世,生前每当提起这座房子,她总是骄傲地称其为“简单的奢华”,因为里面包含了里特维德的一种人人平等的理想,出身工匠的里特维德,鄙弃传统中产阶级精雕细琢的工艺美学,矢志创造出人人可以消费得起的中性、现代、造价相对低廉的家俱与建筑,欧洲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紧衣缩食,里特维德为人们提供了批量制造的自行组装的家具,甚至可以只买设计图,然后用废弃木材自己制作家具。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当我第二年再次来到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重新打量这里的一切设计,依然是那样迷人,和我一样来“朝圣”的还有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0名游客,其中不乏建筑设计专业人士,这座现代建筑的标杆之一将荷兰设计推向世界舞台,而对于施罗德夫人,里特维德创造的不仅是一座文化遗产,更是一座盛满了爱与温暖的理想家园。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欢迎订阅猫猫的公众微信:猫眼看世界

微信号:ChentingPhoto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荷兰】百年前的“宜家鼻祖”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