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古老与现代中的法罗
我以为自己看花眼了,一个男人竟然站在倾斜的屋顶上使用割草机,熟练的样子好像修理自家后花园草坪。

每日里,从法罗的乡间小路到峡湾沿岸,岛屿的美景如同一幅幅绝妙的画卷不断地展现在眼前。路过那一个个富有维京时代气息的小村镇,隐藏在冰斗、峡湾、寒带草原、巍峨的群山以及壮观的悬崖峭壁之中,一眼望去,尽是茅草屋顶的房屋,还有晒鱼或晒羊肉的架子。




法罗人的生活早已步入现代社会,但依然保留着很多传统习俗的影子。初到此地的外国人,都会注意到法罗群岛随处可见的独特“茅草屋”,酒店、民居、教堂,甚至是酒吧都带有长草的屋顶,的的确确是在屋顶“种草”,却又并非杂草丛生,而是仔细修建过绿油油“草坪”,堪称一道与众不同的“屋顶风景”。




说起这草屋顶的由来,法罗群岛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地方,岛上种不了树,木材匮乏,古代维京人在建造房屋时,决定就地取材,用厚厚的草甸来铺屋顶。草屋顶冬天保暖、夏季隔热,还能有效减少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经过计算,150平方米左右的绿草屋顶,可以提供一个成年人一整天所需要的氧气量,堪称非常先进的“环保屋顶”。现在的法罗人建草顶房屋的方式更现代:通常在木质屋顶上先铺一层防水薄膜,然后再铺上一层网格,最后才种上6-8厘米厚的草皮,这样可以让屋顶的草皮生长得更加稳固。


Sandoy(桑岛)的Skalavik小镇,我在一座茅草屋顶的老房子前驻足,刚好遇到房主维克一家。维克在法罗一家海产公司工作,儿子罗利六岁了,这里是罗利爷爷的家,老人身体健朗。在法罗这样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海鲜丰富的海岛,人不长寿都难。虽然地理隔绝,但法罗人将小镇建设得井然有序,生活除了单调寂寞些,其余都很方便。




要说法罗人的业余生活,最擅长并非常热爱的运动是划船,已经成为“国粹”了。虽然可以进行赛事的时间非常短暂,只在夏季的两个月里(六月初到七月末),一共有七场竞赛来决出本年度法罗最好的赛船。我们来的这段时间,刚好赶上这个全国性划船比赛进行中,于是首都托尔斯港港口,每天都可以见到运动员在练习。每条船配有6-10名桨手,法罗的年轻人非常喜欢这项展示强壮体魄的运动,男女都可以参加。最终决赛定在法罗群岛的国庆日—7月28号,在Ólavsøka举行,届时法罗人齐聚托尔斯港狂欢庆祝。

这样的划船项目欧洲找不到,运动员也没有高额奖金,更谈不上国际化的发展,但是法罗人非常看重,犹如尊重其它传统一样。人们在赛前刻苦训练,因为这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耀。划船比赛的距离为1000米到2000米间,比赛地点会选择开阔的海面,狂风、海流、波浪都会制造很多麻烦,甚至掀翻小船,然而对于法罗人,这不正是考验他们意志的最好方式吗?在法罗群岛旅行中,你可以深深体会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崇尚力量,崇尚自由,强烈的竞争和开创意识,比内陆文化更开放外向、兼容并包,也更富有冒险性、神秘性和进取精神。

在和当地人聊天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法罗人对于隶属丹麦的海外领地一直耿耿于怀,尽管丹麦在很多领域都赋予了法罗高度的自治,甚至公然面对世界的指责,袒护法罗人的捕鲸活动。然而,法罗人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让他们一直不断争取成为独立的国家。

(巨大的鲸鱼骨拱门矗立在首都的居民区中)
法罗人传统生活组图















欢迎订阅猫猫的公众微信:猫眼看世界
微信号:ChentingPhoto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