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航海家与“前进号”
— 北极旅行日志(十五)
前进,还是前进,挪威探险家南森,在一百多年前探索地球上最后一块隐秘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自信和锋芒毕露,与海达路德“前进号”一起载入史册。

从15世纪起,为了寻找梦想中的“北方航线”,人类就开始有意识地向极地进发,航海历程无比艰辛,却也承载了人类全部的激情和梦想,而挪威探险家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代表人物除了前面文章提到的阿蒙森外,还有弗里德约夫•南森(Fridtjof
Nansen)。在挪威,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南森的雕像,还有南森博物馆、南森剧场、南森研究中心等等,俨然一位挪威的民族英雄。

海上的日子,除了登陆和甲板上拍摄的时间,我基本都泡在顶层的全景大厅,那里有个小图书馆,许多和极地相关的书籍,从人文历史,野生动物,到摄影图册,然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海达路德和他的创始人—挪威伟大的极地探险家南森的介绍。


这艘“前进号”(MS
FRAM)正是以南森当年最著名的极地科考船命名,曾于
1893-1896、1898-1902和1910-1912年先后完成了两次北极和一次南极探险活动。1861年南森出生时,其实世界上已经不存在有待发现的新大陆了,世界地图的轮廓已经基本完成。然而深受先辈,曾担任过哥本哈根市长并经考察过白海的汉斯•南森的影响,年仅26岁的南森决定进行一次横跨格陵兰冰帽的探险。1888年由六人组成的远征队开始第一次极地探险,环境远比想象中的恶劣许多,在离开探险船后,他们用了十二天才得以登上主岛,最终完成了横跨冰帽的行程,并于9月份抵达格陵兰西海岸,南森和远征队员们详细记录了气象情况并收集了其他科学数据,探险队胜利返回挪威,受到举国上下的欢迎。


(船上挂满了“前进号”获得的各种殊荣)
这次航行使南森确信,有一股强大的东西方向洋流从西伯利亚流向北极,再从那里流向格陵兰。为了证明这一理论的真实性,南森决定建造一艘能够承受浮冰压力的坚固船只,他亲自设计规格,这便是“前进号”。当年的船远不如今天的新“前进号”这样先进,看起来古老的方舟无法让人将它与其史诗般的艰苦旅程联系起来。然而加固的船体经受住了北极冰层的考验,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学的奇迹,“前进号”比之前的任何船只在极地条件下都走得更远。

(新“前进号”是一艘高科技的现代邮轮)
现代高科技的船使人有更多了解极地的机会,却也失去了探寻的乐趣。我这次乘坐的新“前进号”是2005年设计建造,2007年投入使用的,万吨以上的排水量,主要航行于南极,北极格陵兰和斯匹兹卑尔根岛海域,船上同样有一座南森的雕像。一个午后,我和“前进号”的瑞恩.安德森船长(Rune
Andreasse)约好,参观了一下驾驶室。有着24年航海经验的船长来自挪威北部的特隆姆瑟(Tromso),那里也被称为北极的门户,北极圈内最大的居民聚集地,挪威人称它为“北方巴黎”。

(瑞恩.安德森船长在欢迎宴会上致辞)


(船长驾驶室的一角)
船长室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聊着关于海达路德和北极航行的内容。因为挪威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峡湾深入内陆,挪威人从远古时代起就有了航海传统,大海召唤着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彼岸也许不但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而且可能将他们带往更加富饶的土地和更加温和的气候。这些维京海盗的后代,天生就具备冒险的基因,宏大的船只、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英勇事迹是挪威人骄傲的资本。从大海里发展起来的民族,如今虽已跻身世界最发达国家之列,但海洋文化依旧是其鲜明的特征。


因为是暑期,他还特意带了儿子一起航行。出来时,看到甲板上船长的儿子正在解桅杆上的绳子,小小年纪已经熟悉了海上生活,这样的经历不是同龄人可以拥有的,多少也让我有些羡慕。

北极之旅,是一场心灵回归自然,自然重返精神家园的航行,让我有着太多和以往旅行不同的感受和体验,镜头之下,寒冷已不再是生命最后的底色,生命,反因寒冷而充满希望,期待即将开始的“前进号”南极航行!(全文完)

北极峡湾风光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达路德邮轮北极旅行日志

中国人免签的北极探险起始点
北极熊出没,请注意 斯瓦尔巴德峡湾的秘密
贝尔松,恐怖的鲸鱼坟场 走进中国科考黄河站
徒步新奥勒松14号冰川
揭开摩纳哥冰川的面纱
探秘北极火山口
北极捕鲸人墓地

来北冰洋游泳吧 夏日北极狐的故事
深谷瀑布险滩

“海上玫瑰”女探险队员 走近极地勇士
海达路德“前进号”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