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人盛装摆摊菜市场
— 神游“云中之国”不丹系列(十五)
逛逛不丹唯一一个大型正规菜市场,感触颇多,每个摊位拾掇得干净整洁,生鲜熟食均整齐码放,一点不像某些国内农贸市场的混乱污浊。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摊主们,尤其是女摊主均穿着靓丽的“旗拉”,甚至披金挂银,好像出席什么隆重的活动,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市场周末才有,难得一次露脸的机会,大家自然分外重视。

(卖米的大姐穿着十分鲜亮)
作为一个外国游客,一定要去廷布的菜市场转转,因为那里是最真实地反映不丹人生活的地方。

虽然几日里在不丹各地旅行,偶尔也会遇到些露天集市什么的,但像这样室内的大型菜市场全国可只有一个,位于首都廷布市中心,只在星期六、日才有市集,摊主必须在星期五前将农产品运到这里,家家户户也是每星期过来采购一次。我们赶上了个周末,于是便兴致勃勃加入到了逛集市的人潮中。

见到有外国人举起相机,热情的摊主很配合地拿起摊儿上的蔬菜,看着他们那古铜色的面庞,让我想起了生活在安第斯高原上的印加人后裔。这些身形瘦削的不丹人构成了一个高傲而又威严的民族,他们时刻准备着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一楼主要是各种当季生鲜蔬菜瓜果,干货,日用品等等,品种繁多,扎西说大部分是从印度过来的。简单转了转,肉除了牦牛、山羊、鸡外,与西藏人不吃猪肉的习惯大不相同,不丹人非常喜欢吃猪肉,在气候干燥的不丹,家里有冰箱的人很少,因为食物不容易坏,尤其是肉制品。不过这里的肉多是风干制作,便于携带和保存,鱼类较少,听说二楼才是专售不丹本地土特产,于是我径直来到二楼。



(猫猫拿起一包米)


市场里,最让人注目的是各种颜色与形状不同的米,有白、黄、红、黑、紫、绿色,据说共有两百余种,以及大小颜色各异的辣椒,辣椒是不丹人每天必不可少的,白米1斤约24努(相当于0.5美金),而干辣椒1斤要两百努,由此可见辣椒的重要性。市场上出售的都是家常的自制辣椒粉,因每家的手艺不同,味道自然也有区别。当地人在长途朝圣时必备的干粮,通常是自制辣椒与炒米或玉米干,可以打发好几餐。惊讶地发现不丹人还非常喜欢奶酪(起司),或许也是因为易于保存的缘故吧。


看到一种夹杂着叶子的白色圆饼,我好奇地问扎西,原来是酵母。不丹人还喜吃槟榔,不亚于台湾,不论男女阶层,甚至不分僧俗,几乎人人吃槟榔。

(不丹人喜用这样的叶子裹着槟榔)

(这个很奇怪的东东便是酵母)

因为第二天就回国了,我特意挑选了几包当地产的蘑菇和木耳干货,绝对天然绿色,拿回去老姐炖鸡炖肉,果然很香。

除了蔬果肉类日用品,菜市场对面便是手工艺品市场,穿过一座裹满经幡的木桥,我来到这个露天市集,各种工艺品看着眼熟,和西藏的近乎一样,只是宗教用品非常多,不时见到喇嘛们穿梭其中,只是赫然发现了人骨法器,有点不寒而栗。


(各类宗教用品)


(僧侣们正在挑选人骨做的法号)
不知不觉,集市就逛了一个多钟头,我突然意识到,不丹人的菜市场很安静,没有吆喝声,没有讨价还价的喧嚣,大家都在默默地挑选,低声细语地商量,平和恬静,简单,所以快乐,无欲无求,所以平和达观,菜市场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不丹人的生活观。
不丹菜市场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云中之国”不丹系列
世界十大奇寺之虎穴寺 普罗宗里的盛大节日
我在不丹看“藏戏”

见证不丹王室婚礼的普纳卡宗 幸福乡村生活
“癫狂圣贤”与切米拉康

中部秘境布姆塘 不丹最古老的寺庙
“小瑞士”的田园生活

布姆塘滕达戒楚节 我见到了不丹宁玛派大活佛 布姆塘戒楚节“神舞”

不丹最美岗提寺 云游廷布 传统市场随拍

不丹高尔夫与奢华酒店 揭秘不丹传统生活 不丹清纯小美女
新书《婷,在荷兰》已上市,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