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圣地倭玛亚清真寺
—— 叙利亚传奇系列之二
“女士,注意,请不要露出你的头发。”不知何时我头上的风帽滑落了,于是立刻有管理人员上来提醒,我立刻戴好帽子,这是一件倭玛亚清真寺(Umayyad
Mosque)为我们这样的外国女游客准备的灰色长袍,肥肥大大,从头到脚遮盖住了能辨认出你的一切,除了脸部,就这样我第一次被包裹得如此严实,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地。
(以倭玛亚清真寺最古老的残垣断壁为背景,如此装扮下大家也一脸酷酷的表情)
从约旦边境前往叙利亚很容易,我们来之前并没有办理叙利亚签证,打算在边境上现办,好在人员资料走之前都已经传到了叙利亚,叙利亚导游阿杜接到我们后立刻帮助办理了手续,还算方便。


看着黑白绿的约旦国旗换成了红白黑的叙利亚国旗,“Welcome to Syrian Arab
Republic”(欢迎来到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边境线上悬挂着总统巴沙尔和他父亲的大幅照片,我知道过了这道大门,探索叙利亚的传奇之旅也就开始了。

(边境上的警察上来检查每个人的证件,态度还算友好)
大马士革(Damascus)利亚首都,一个念起来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一座古老美丽的山城,四千年来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而我只知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这个地区曾先后被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一些阿拉伯王国所统治,同时受到东西方文明的哺育,作为现代文明与古代世界的连接点,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两大宗教的发展历史上,它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大马士革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旧城之间以巴拉达河(Barada
River)为界,旧城区在河的东岸,新城区在河的西岸。

(倭玛亚清真寺,伊斯兰什叶派圣地,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
城中的250座清真寺,没有一座可以同倭马亚清真寺(Umayyad
Mosque)相提并论,它同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开罗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和沙特的麦地那先知清真寺同被列为世界著名的四大清真寺。然而它却是由教堂改建而来,最早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朱庇特神殿,后来在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后改为圣约翰大教堂,7世纪叙利亚被阿拉伯人征服后,将其改为了清真寺,甚至寺内有三个宣礼塔中还有一个被称为基督尖塔。这样的经历让人难免不联想到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的倭马亚清真寺是属于什叶派的伊斯兰教的第四大圣寺。


我们穿过一片废墟,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石柱,它们是这个寺最古老的建筑,在走进这座建于公元705年的著名清真寺之前,我们一行女孩子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件特别的“礼物”:灰色连帽长袍。大家穿戴好后彼此对视,不禁哈哈大笑,感觉像是某个古老神秘教派的信徒,于是决定合影一张,戴上墨镜,并且要做出一副十分严肃的神情,如此雷人的合影一生中也不见得会有一次吧。除了长袍加身,进去还要脱鞋,好在之前都准备了塑料袋,猫猫一手拎着袋子,一手拽着大机子,就这样混入了朝圣的人流中,进去后才发现一个让人担心的事情:满眼都是灰色的长袍,于是很快便和同伴们走散了。

阳光照在这世界上最古老也最富丽堂皇清真寺的广场上,孩子们在广场中央的八柱空心圆型廊四周玩耍着,那是一个上部用蓝、绿两色马赛克拼镶成满花图案的典型伊斯兰建筑,围墙和侧廊上有一部分叙利亚罗马时代的残留部分,与重建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广场中两边竖立着两根金色圆形镂空绣球作顶的石柱,高约5米,四周布满拱形廊柱,鸽子们围绕着高耸的宣礼塔飞翔,这里的宣礼塔是清真寺中最早的,每天五次阿訇登上塔顶高声呼唤人们到寺中做礼拜,后来清真寺三次被毁,现在的则是1893年重建的了。


猫猫独自一人四处溜达,虽然这里规矩挺多,尤其对女性,好在当地人对外国游客还是比较友好的。我的目光被正门拱柱上方高墙上用各色马赛克拼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吸引,记忆中穆斯林建筑很少出现这样的丰富景物图画,因为伊斯兰教严格禁止偶像崇拜,因而各种建筑,特别是清真寺,从来不出现人物动物植物的雕像画像,可见这在穆斯林建筑史上无疑是一个特例。走进礼拜大厅,中央是一盏巨大的水晶灯,前廊壁龛精雕细琢,厅内四壁、圆柱、讲坛、天顶,无不雕刻着精致花纹和五彩马赛克镶嵌的图案,信徒们三三两两坐在两旁的墙根下。



一部古书中曾这样写道“真主宠爱谁,就把谁安顿在大马士革”,我想这里面也包含身后葬在这里的意思吧。倭马亚清真寺之所以成为什叶派圣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安放着什叶派创始人伊玛目侯赛因(Hussein)的陵墓,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公元680年在被认为挽救了伊斯兰教命运的伊拉克的卡尔巴拉起义中被敌对的穆斯林势力,即当时统治了伊斯兰世界的倭玛亚家族杀害,他的头颅一直安放在此。


除了东边厢房安葬着侯赛因,倭马亚清真寺还有两处著名人士的陵寝: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和东方教会教徒圣约翰,萨拉丁是当年从入侵者手中把耶路撒冷解放出来的功臣,普鲁士国王凯撒威廉捐献的一副棺木一直都没用,放在原棺木的旁边。而圣约翰是耶稣的表兄,在耶稣开始传福音之前在旷野向犹太人劝勉悔改,并为耶稣施洗,但他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先知。东北角门有当年基督教徒洗礼汲水用的井,现已不用,但所有的穆斯林都到石井栏上行吻礼,井南面,大厅的北侧是一间金碧辉煌的小屋,围着许多男女穆斯林在祈祷和膜拜,走近仔细一看,外围用栏杆围住,屋的内壁是玻璃罩子,中央是圣约翰头骨。


寺中不少来自伊朗等地的朝圣团体,边上一位伊玛目表情严肃地向众人宣讲着什么,从拜神殿,到罗马神庙,再到圣约翰大教堂,直到今天的倭玛亚清真寺,穿行在几千年风云变幻的历史之间,宗教更替,不变的是信徒们的心,宁静而肃穆,我的心在祈祷中也宁静下来。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