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时期”的灵感都市
——
童话里加系列(三)
一百年前,里加能够被称为“北方的巴黎”并非偶然,当古典与现代过渡的惟美建筑流派风靡欧美大陆时,里加,以八百座风格迥异,精美独特的Art
Nouveau(新艺术时期)建筑,当之无愧地成为欧洲这一时期建筑风格的中心。

里加,这座城市的建筑之华丽,让每一位初次造访的外国人都赞叹不已,联合国文教科组织授予里加世界文化遗产的评论中这样写道:里加的“新艺术时期”(Art
Nouveau)风格建筑,无论量与质,皆可称欧洲之最。的确,能够拥有超过800座新艺术建筑的城市在欧洲屈指可数,里加市中心甚至超过三分之一的建筑都受到这种世纪之交欧洲风潮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1901年为庆祝里加建城700周年修建了不少新建筑,百年后也让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收获了一场视觉盛宴。

为了里加众多的新艺术建筑,猫猫还特意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新艺术运动1880年代从法国开始,随后席卷欧洲和美国,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尤其是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达到高潮,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它最早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厌倦了繁缛的维多利亚风格装饰和大工业时代带来的粗糙产品,艺术家们开始寻求新途径。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新艺术运动”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艺术设计倾向于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达到了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

(如此优雅的建筑,让每个过往的路人都赏心悦目)




这场运动的持续时间不长,不过几十年而已。但同时期的各门类艺术和设计却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进而从平面招贴到图案,产品到室内设计,绘画和雕塑到服装,“新艺术运动”全范围兴起,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是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此后,欧洲再也没有产生像这样地域范围影响广泛的艺术运动,可以说新艺术运动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


对于喜爱建筑艺术的猫,里加简直就是天堂,尽管天气多变,不时飘些小雨,但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按照专门的“新艺术建筑”地图索引找寻着里加为之骄傲的经典。


阿尔伯特街(拉脱维亚语:Alberta iela),斯特拉涅库街(Strelnieku
iela)和伊丽莎白大街(Elizabetes
iela)是新艺术建筑最集中的区域。我们来到阿尔伯特街转角处的一所建筑,拍摄整个公寓大楼必须要在路口的另一侧,因为街道很狭小,每次试图拍摄这些建筑全景都不容易。沿着Kronvalda
bulvaris街走到尽头,一一经过那些古老华丽建筑,它们的外立面非常有特色,装饰性的浮雕石像,从武士、女神、半人半兽、各种动物、植物,甚至斯芬克斯,还有面具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建筑的某个部分,让人吃惊不已,其建筑的华丽程度远超过波罗的海沿岸的姊妹城市塔林和赫尔辛基,甚至不亚于巴黎,可以说里加这一风格的建筑几乎代表了全世界新艺术派风格的最高成就。


阿尔伯特大街得名于阿尔伯特主教(1165-1229),这条街上布满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公寓建筑,其中许多建筑是由俄国建筑师米哈伊尔•爱森斯坦(Mihail
Eizenstein)设计的,而他的儿子,富有传奇色彩的拉脱维亚电影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zenstein)就出生在这里,在著名的建筑师父亲设计的房子里长大。而位于老城的布莱克海德寓所(House of
Blackheads),毁于二次大战,为纪念里加建城800周年,于2001年重建。至于使馆区,更是汇集了不少新艺术建筑,比如位于林荫大道环路的德国大使馆、法国大使馆,和维兰迪斯街和伊丽莎白茨街(Vilandes/Elizabetes)交汇处的建筑。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设计师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从洛可可风格中萃取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花草、昆虫等。并开始广泛使用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文化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使用玻璃和锻铁打造出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藏匿在偏僻街巷里的精彩,虽然年久失修,但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繁华区域的重点建筑维护得不错,至今也仍然在使用,用作使馆,公司企业办事处或者银行、大学等,而偏僻点的区域,那里的新艺术时期建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少已经失修,或者正在进行翻修,之后将出卖给新的房主。猫猫看着绿树掩映下,墙壁上那些木质雕塑,虽破旧而孤单,却盘桓着过去的风流与奢华气息,比起主要大街上重新翻修过的崭新建筑来,让人多了些许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也滋生出若干的惆怅。

在这些构成世界遗产里加历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艺术风格建筑中,值得当地人自豪的是, 60%
都是由拉脱维亚的建筑师设计的,他们在里加的城区街巷里展示着极富想象力的才能。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拉脱维亚画家被戏称为“里加群”,正是他们引领了当时的国际潮流,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媲美巴黎的大都市。
里加,好一个新艺术时期建筑的“灵感都市”!

新艺术时期风格建筑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罗地海三国之拉脱维亚系列

黑猫守护下的城市
迷醉“北方巴黎”里加 新艺术的灵感之都

拉脱维亚最美的宫殿 里加趣味街头标识 “双面美人”里加
波罗地海三国之立陶宛系列

情迷维尔纽斯 “天空之城”
童话城堡特拉凯

立陶宛古都考纳斯 边境上的美女缉毒行动
波罗的海黄金琥珀

可以带狗上飞机的机场
温暖如家的传统餐厅
立陶宛街头的快乐店标
爱沙尼亚自驾系列

爱沙尼亚湿地探秘
雨中美味森林BBQ 贵族庄园的低调浪漫

二战重要战场萨尔玛岛
俄罗斯首富度假地
爱沙尼亚人的极限运动

世界文化遗产塔林老城
海边度假地帕尔努 塔尔图大学里的古老密室

爱沙尼亚美味 库姆美术馆
阳光下的幸福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