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福堂到迦百农
生于伯利恒,长于拿撒勒,在加利利湖畔传教的耶稣,自然也在这里留下了最多的印记,对于基督教信徒而言,用中国人的说法,此地充满“仙气”,于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峦也成为了人们朝思暮想的圣地,这就是“八福山”。

细雨中猫猫来到加利利湖畔的八福山(Mt.Beatitudes),这里本是加利利湖北岸一座高丘,据《新约》上记载,有一天,几千信徒与民众跟随耶稣来到了这里,耶稣停下脚步,走上这座山丘,向追随他的数千名信徒民众训话,这就是基督教中著名的“登山训众”,传讲“山中宝训”,而且圣训第一部分内容论八福,故而得名,这在基督教历史和耶稣的生涯中被认为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活动。



此地在1938年建起一座小巧的八福堂,八角形建筑,有八种颜色的玻璃窗,代表着八种福。猫猫进去的时候,里面正在进行一场宣讲,于是加入到庄严与肃穆的聆听者的行列,抬头看到八扇钟形拱顶的窗牖上,镂刻着耶稣论八福的部分文字,字体古朴苍(下为译文):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主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主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
简单说来,这八福真谛就是耶稣向世人指明,虚心的、哀恸的、温柔的、渴求慕义的、怜恤的、清心寡欲的、使人和睦的,以及为正义而受逼迫的人这八种人是有福的,是活在基督里的,而八福也就成了基督教徒们一生的做人准则,严格恪守的“宝训”。猫猫看来,即使抛开宗教意义,这些也是人性中善的东西,也是我们做人应有的方向吧。
只是对于为什么哀恸的人有福,猫猫开始有些不解,转念一想,也许悲恸也是人的一种幸福,因为那些感情麻木,不能感到哀恸、不能流泪的人,也就丧失了人性的一种本能,不能不说是种悲哀吧。

外面的雨渐渐停了,猫猫来到外面可以拍到整个教堂的一个比较高的台阶上,八福堂造型优雅,用当地的黑色玄武岩建成,只有周边的圆拱用拿撒勒的白色岩石所造,四周环绕着的一圈白色石柱组成回廊,教堂外是个美丽的大花园,远处则可眺望加利利湖,看着烟波浩荡的湖面有说不出的感动。
离开八福堂的时候,正好遇到一车来自肯尼亚的游客,和他们曾在前两天的Banias泉附近遇到过,于是竟然认出了猫猫和同伴,大家热情地打过招呼便又各自上路,下一站便是耶稣传教中心以及大弟子圣彼得的故居——迦百农(Kfar
Nakhum, Capernaum)。

这里也是圣经中的地名,在希伯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如今已成废墟。“迦百农”这个名字,虽然不曾在旧约圣经出现,但这地方在新约时代甚为重要。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耶稣在自己家乡拿撒勒不受欢迎,就下到迦百农去,他称此处为“自己的城”,这里是他传道的一个中心,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例如治好彼得岳母的热病(我们参观的就是彼得老丈人的故居遗址),在犹太会堂赶逐污鬼(这里有最早的犹太会堂),医治百夫长的仆人,以及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约翰、马太,设立十二门徒等,移步挪景,恨不得每寸土地都可以发掘出一段圣经上的故事。


很多信徒在神父引领下虔诚地瞻仰着废得几成碎石瓦砾的遗址,在他们心中,相信此刻已经看见耶稣就在他们的中间吧,虽然关注着眼前的一切,也努力去感受着一切,但没有那种宗教背景的熏陶,猫猫似乎无法走进基督里。联想到来的路上遇到一些国内的游客,基本都是信徒,他们很惊讶地问,“你们不是教徒,来以色列干什么?”,言语之下,我们很“浪费”这样的宗教旅行机会,有点吧,感受圣地气氛的确不如教徒那样深刻,但我想这不妨碍我们去了解一段人类史上的经典片段,就当是来上课的吧。
八福堂组图


迦百农组图:


以色列圣地巡礼系列

把心留在耶路撒冷
哭墙下的小女孩儿 苦路与圣墓教堂
海边的十字军城堡
海法大同教花园 以色列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末日战争发生地 拿撒勒天使报喜堂
璀璨教堂玻璃绘画

到拿撒勒更新婚盟
试探山的孤独修士 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教堂

约旦河洗礼
鱼的传说和美味烤鱼
最美的东正教粉红教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