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璀璨国宝展:

(2008-09-07 17:56:41)
标签:

首都博物馆

国宝展览

摄影

文化

京城璀璨国宝展

 

   置身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瑰宝丛林,宛如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是怎样的震撼,欣喜,激动!面对众多的国宝此刻脑海中却只剩下一个念头:这也许是此生唯一的机会吧。一时间,感叹生命与这些几千年历史的文物相比是那样短暂,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国宝在向世人展示一个从未间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精神和智慧通过这些青铜器,陶俑,瓷器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直到今天,直到永远…

 

京城璀璨国宝展: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我见到过的最棒的展览了,荟萃了全国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绝大部分是一级以上稀世国宝,不少珍宝以前只在教科书里出现过,现在令人难以置信地静静地躺在展示柜中,与我咫尺之遥,本猫这辈子跑遍这55家博物馆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说来真要感谢奥运会,才可以让它们都一齐跑到北京来,就算是见多识广的猫猫也大开了一次眼界。

 

京城璀璨国宝展:

 

   展厅按照中华文明发展的阶段,分为曙光初照、礼乐安邦、盛世华章、古典终结四个部分。入口处迎接我们的就是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金饰”,今年2月刚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见过,时隔半年在家门口又见到了它,倍感亲切。展厅的第一部分是中华文明发源时期展品,包括很多新石器时代的珍贵文物,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太阳神纹石刻和人面鱼纹彩陶盆等,展品不算太多。

 

京城璀璨国宝展: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红陶兽形壶)

 

   第二部分为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3世纪末的文物,该时期为中华文明第一个繁荣期,“太阳神鸟金饰”就属于这一时期。此阶段其它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希腊建造了大量巨型石雕,而中国则在青铜器制造上登峰造极,展出的青铜制品令人叹为观止,从商代晚期的人面纹铜方鼎,到造型各异的铜壶,铜樽,铜钺,最神奇的当属一件战国时代的“冰箱”— 铜冰鉴,铜冰鉴为方鉴内套方尊缶,方鉴和方尊缶之间留有较大空间,可以放入冰块冰冷食物,又可放置木炭温热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又是最早的“烤箱”,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据说奥运开幕式上那2008位好汉击的“缶”的设计就源于此物。

 

京城璀璨国宝展:


   在现代人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时候,岂不知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一盏名为“错银铜牛灯”的东汉铜灯就堪称环保灯,点燃的灯散出的烟雾被牛身中注入的水所吸引循环后才释放,算得上汉人的全新发明了,难怪它被南京博物院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还有西汉彩绘雁鱼铜灯,同理它的烟管可利用水自动销烟,这边点上以后,灯的烟从鱼腹过去,然后经过雁颈到雁腹,大雁的腹部有水,它把烟吸到了雁腹,不会散发烟雾影响室内环境,此外灯罩还可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能调节灯光亮度及照明方向,这种人称“釭灯”的家居用品在汉代曾风靡一时。

 

京城璀璨国宝展:

(东汉击鼓说唱俑)


   所幸的是这样的展览可以拍照,但不能使用闪光灯,但是整个展厅中有一件宝贝连拍照都不允许,那就是只在中学教科书上看到过的,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通往天国之路的T形帛画,据说这是它面世以来的第三次公开展览。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副完整精美的汉代彩绘帛画静静地躺在那里,很近又仿佛很远,曾经以为会永远地在另一个世界陪伴主人,然而人们还是让它重见天日。或许每个人都有过在人生终结之时奔赴天国的梦想,就像这幅画的主人—一位汉代贵族女子,画中自上而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天国里有传说中的玉兔奔月,后羿射日,嫦娥等,人间则是女主人在3个侍女的陪伴下飞升天国,地下部分画着守卫死者灵魂的异兽,这件国内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稀世珍品,出土40年从未离开湖南,也不允许到国外展出。在帛画的另一侧,则安放着同样来自东汉古墓的一件保存最为完好的金缕玉衣。

 

京城璀璨国宝展:京城璀璨国宝展:

 

京城璀璨国宝展:

 

   第三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期,进入隋唐后,佛教的影响日益强大,涌现出大量精美的石雕佛像,雕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本猫最喜欢的还是这块五代彩绘石雕散乐图,系北平王墓室的浮雕壁画。女子会乐侍从造型,在唐代墓中多有出现。其后墓室内安排奉侍,会乐画面在中晚唐时一直为两京墓葬流行的题材。这块汉白玉石上雕刻着一组女乐,乐伎均着长裙,有披帛,面部相似,丰腴圆润,仍存唐杨妃美人之余韵。司仪戴幞头,手持一长杆,末端结有彩带,指挥众女合乐,前有二小儿作伴舞姿态。浮雕制作精湛,人物姿态生动,有似簪花仕女图神貌,古人把如此美丽的作品放置在墓室中,让那个世界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京城璀璨国宝展:

 

   另一件让我十分感兴趣的展品是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捐画绘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我前不久刚刚去过的新疆交河故城的墓地也有出土,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的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有趣的是画上这种蛇尾相缠的形式与人类生物遗传结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线结构非常相似,因而得名“化生万物”。

 

京城璀璨国宝展:

 

   第四部分为从宋代到明清时代的文物,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逐渐告别古典,宋在唐代文明的基础上峰回路转,时代精神从追求外在雄伟华丽转向内在的宁静愉悦,由世间转向心境,讲求雅致和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文人的情感载体,品茶论酒成为时尚雅趣,就像这件北宋繁昌窑的仙人吹笙壶,颇多情趣。经前朝绚烂文明之极后归于平淡的宋,重文轻武,追求心灵的宁和,生活的安逸。前有辽夹肩,后被女真所逼偏安一隅,仍能“酣睡于卧榻”。尽管它缺乏英雄气概,但其对人生、世事的哲学感悟,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宋瓷神韵中可领略时人的儒雅心境。而“以玉比德”观在理学的倡导下再次提升,瓷器是否类玉也成为评判优劣的标准,这一时期的瓷器是中国历史上陶瓷文化的黄金时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御用官窑,瓷质之精、釉色之纯、造型之美空前绝后。

 

京城璀璨国宝展:

 (这件异域的舶来品至今不知其用途)

 

   与此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仍相继南下,重文轻武的社会已不能抵挡游牧民族的剽悍及其铁骑,故有女真、蒙古、满族相继入主中原,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展品中有相当的比例出自西夏王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几分异域色彩。而这盛世的余晖最终洒在了明清近五百年的岁月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明被推到了极致,这里每一件展品无论从艺术还是历史的角度都完美无瑕。

 

京城璀璨国宝展:

(明德化窑观音像)

 

 京城璀璨国宝展:

(明针灸铜人)

 

   观毕展览,意犹未尽,好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两个小时里参观的这169件珍宝只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缩影,这背后带给我们的回味,感动和自豪却是一生一世的!

 

(更多图片请见我的相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