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辛贝勒:古代与现代的创世之作

(阿布.辛贝勒神庙正面)
夜色正浓,船不知何时已经停在了埃及南部的阿斯旺,这里有世界闻名的阿斯旺大坝,然而让我们深夜爬起来的原因却不是去看大坝,而是要前往阿斯旺以南280公里的边境地区,那里有一座法老时代最迷人的建筑—阿布.辛贝勒神庙
(Temple of Abu Simbel)。
大旅行车凌晨四点准时停在了指定集合地点,好家伙,路边已经有二三十辆大车了,像长龙一样望不到头,鉴于1997年在卢克索发生的袭击游客的恐怖事件,埃及政府加强了对外国游客的保安,尤其是去距离苏丹边境只有五十多公里的阿布辛贝勒,特地派了警车前后开道和押车,这就要求那天所有的旅游团集体上路,我们又等待了近半个钟头,终于一共五六十辆大旅行客车组成的车队在警车的前呼后拥下浩浩荡荡上路了,按每车30-40人计算,起码有两千人,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到,颇为壮观。

(沙漠日出)
虽然路上没有其它车辆,但司机开车的速度着实有些疯狂,不禁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由于埃及司机超速造成十多名香港游客死亡的重大事故,现在又是夜路,一路上真让人提心吊胆。车窗外是漆黑的沙漠,实在太困了,我睡了不知多久,便被团友的喧哗声吵醒了,大家指着窗外,兴奋地喊着,“快看,日出!”果然,远处沙漠的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我顿时清醒了不少,赶快掏出相机,在镜头里,沙漠边缘的这个小亮点越变越大,最后弹出了整个红日,真想不到,没有看到尼罗河上的日出(因为太困实在爬不起来:p),赶上了撒哈拉沙漠的日出,也不错!
天渐渐亮了,开了快四个小时,终于到阿布辛贝勒神庙了。首先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水面,这就是纳赛尔湖,导游说这里的湖水非常像大海,果不其然,一望无际,而且颜色是深蓝的,说明湖水很深。而神庙就坐落在离湖水60米远的一座小山上。这里共有两座神庙,一大一小,都是从山岩中凿出,虽然名义上分别是为了祭祀太阳神和女神哈索尔而建,但实际上供奉的却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他所深爱的妻子妮菲塔丽(Nefertari)。

阿布辛贝勒的知名度不亚于埃及金字塔和大狮身人面像,甚至上了面值一埃镑的纸币,而且以前也在电视和杂志上见过很多次了,不过这回真来到了它的跟前,还是有种惊艳的感觉。蓝天下,神庙正面是一个开凿出来的巨大的梯形塔门,四座高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姿神像平地而起,高约21米,据说是埃及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大雕塑作品。塔门前装饰着神鹰的雕像,这是拉美西斯二世作为太阳神的象征。这位伟大的法老端坐在椅上,双手扶着膝盖,身着王室短裙,头戴埃及王冠,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他的脚边围绕着一些小的雕像,那是他的家族成员,而他脚下则踩着几个被捆绑的俘虏,代表埃及王国边境上的敌人。
作为古埃及统治时间最久的法老,拉美西斯活到96岁,有200个妻妾、96个儿子和60个女儿,在他的时代建造的建筑物数量和规模超过了任何一位法老,他多次发动战争并取得胜利,被人称为“拉美西斯大帝”。这位大帝的爱好之一就是喜欢个人崇拜,把自己奉为神,与埃及那些著名的神平起平坐,当这种欲望发挥到极致时,在公元前1290-1224年,阿布.辛贝勒——这座集丰富想象力的神庙诞生了,献给那位异想天开的法老君王。
但这样伟大的建筑为何建造在这样一个荒漠之中呢?因为在法老时代,阿布辛贝勒的位置正是埃及和南方国家努比亚的边界,拉美希斯二世在位期间不断发起对领国的战争,修建该庙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从南方进入埃及的人感受到法老的威力,即使今天站在神庙之前,你也会感到一种震撼。进到神庙内部,墙壁布满浮雕壁画,全部是描写拉美西斯二世与神的往来,以及各种战争场面,神庙纵深60米,分第一大厅,第二大厅和圣殿三个部分。第一大厅八个约10米高的法老雕像分列两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阿布.辛贝勒神庙内部—图片来自资料)
不过这座神庙最神奇的地方在55米深处的圣殿,一间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里四尊神像依次是冥界神、太阳神、拉美西斯二世和天空神。然而三千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等相关知识,使得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日之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可穿过几十米深的庙廊,直射进圣殿,依次披撒在除最左边的冥神外的三座雕像上下,长达20分钟之久,其中太阳神和天空神的阳光都只照到半身,而拉美西斯二世却是全身沐浴在阳光中,这位帝王的极度自大和自恋可见一斑。

(圣殿里第三尊是拉美西斯二世—图片来自资料)
非常巧,我们参观的那天正是2月21日,然而却没有发生这个神奇的场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此神庙已非三千多年前的彼神庙了。这里又要提到一个现代文明创造的奇迹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阿斯旺大坝的修建,阿布辛贝勒面临着被纳赛尔湖湖水淹没的威胁,当时埃及政府主管文化的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官员亲自前往联合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世界发出呼吁,并得到世界考古界和建筑界的支援,在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专家们帮助下,于1963年开始了宏大的搬迁工程。

(阿布.辛贝勒神庙搬迁示意图—图片来自资料)
在从1964年至1968年间,这两座神庙被切割成一千多块从3吨到20吨重量不等的石块,分别编号后,移至60多米高处的沙石悬崖上重建,并用一座假山固定。整个搬迁工程耗时5年,花费了4200万美元,没有损坏一件神庙构件,搬迁完成后,两座神庙又完好如初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唯一改变的是阳光射入圣殿的时间向后推迟了一天,也就是说在我们到来的第二天——2月22日,所以很多游客干脆在这边住一晚上以便第二天一大早观赏这一神奇的景象,可惜我们无缘了。

(女神庙)
在大神庙旁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王后的女神庙,可见这位王后在妻妾众多的拉美西斯二世心中地位是非常高的。女神庙规模要小很多,外部正面是六尊站立的石像,四尊拉美西斯二世,两尊王后,高度相同,这很不一般,因为历来王后像都要低于法老像的膝部。内部同样有女神雕像,头戴披肩假发,身穿长裙,非常可爱的样子。壁画上的妮菲塔丽身材苗条,容貌美丽,画的内容多是当时后宫里的生活场景,比如演奏乐器,梳妆打扮,敬神等等。

(阿布.辛贝勒神庙旁边盛开的鲜花)
当1816年意大利人贝尔佐尼开始神庙的清理,让现代人认识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文明,然而一百多年后的阿布辛贝勒移动和重建,虽然有现代化的机械帮助,但与它的建造一样,都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创世之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