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边的美丽传说:鹰神与双神庙

(清晨,游轮停泊在码头)
清晨游轮靠岸,似乎还没有从前一晚和埃及人的狂欢中清醒过来,同伴拉开窗帘,尼罗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成片的椰枣树,绿油油的农田,躺在床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过船好像已经靠岸了,是啊,离开卢克索,我们南行一百多公里到了埃德福(Edfu),这里有一座美丽的鹰神神庙(Temple
of Horus)。

(埃德福的观光马车)
上岸后等待我们的是当地特有的观光马车,四个人一辆,我们是头车,看到赶车人和蔼的笑容,我灵机一动,问是不是可以坐在他身边,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兴奋地干脆把缰绳也接了过来,高大健壮的阿拉伯马在我的指挥下开始奔跑起来,遇到对面过来的马车,大家好像老朋友一样打着招呼,于是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我驾着马车愉快地走在埃德福的大街上,路过露天市场,繁华的街市,很快便到了神庙门口,下车的时候还真有些恋恋不舍。

鹰神荷鲁斯是古埃及重要的神之一,传说它是冥神Osiris与守护神Isis的孩子,是古代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是王权的象征,法老们都视自己为荷鲁斯的化身。而这座鹰神庙建于公元前237年,历时200多年才竣工完成。与其它神庙相比,因为当地地势较低,尼罗河泛滥时神殿被深埋在土中,所以成为埃及保存最完好的神庙。神庙大门十分雄伟,上面有关于荷鲁斯,其妻哈特后拉(Hathor/Het-Heru,Het-Hert)神以及法老的画像,前面两座雄鹰雕像庄严肃穆守护着神庙。据说自古代开始,人们每年都要在此举行一个庆祝荷鲁斯神一家团聚的典礼,哈特后拉会乘船来此与鹰神相聚数日,庆典也是人们感谢诸神,庆祝丰收的仪式。作为爱及丰饶的女神,也是埃及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哈特后拉是古埃及所有女神中最美的,但有趣的是在神庙壁画上哈特后拉神的外形竟幻化成牡牛,于是就出现了船上载着一头牡牛,来和鹰神相会。在神庙最里面有一个被称作“深深的房间”的神秘之处,里面供奉着圣船和安放神像的圣龛。

(“深深的房间”)
在内殿门口有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荷鲁斯雕像,它头戴象征上下埃及的皇冠,标志着上下埃及的统一。神殿里高大的石柱上端已经被烟熏黑了,因为当年基督教徒曾把这里当作厨房。神殿内部与其他神庙类似,外间是一间巨柱大厅,厅内的墙壁上有很多壁画,表现的是祭祀的场面。参观完鹰神庙,我们重又回到游轮上。

(内殿的石柱)

(修复神庙的工人)
连日的疲倦让我吃过午饭便昏昏睡去,一个甜美的下午觉醒来,游轮继续南行,已经到达了科安坡(Kom Ombo)。科安坡神庙(Temple
of Kom
Ombo),也叫双神庙,位于尼罗河边的一座小山丘上,建造于托勒密王朝。两千多年过去了,神庙大部分已坍塌,埋在了沙土中,后经整修留给我们的是高大的石柱和因残破而显得苍凉的庙殿。

(黄昏时分的双神庙)
与众不同的是,这座神庙被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供奉着两个主神: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Sobek),因此又被称为“双神庙”。前面对于天空之神我们已经了解了,而鳄鱼神是尼罗河之神,可能和这一带在那个时候有很多鳄鱼出没有关系吧。修建的时候为了一视同仁,从神庙中轴线开始分为两个部分,进出也有两个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壁画上出现了古埃及太阳历,另外还有反映当时医学状况的图画,比如各种手术器械,妇女生产等,说明当时的医护水平已经比较高了。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我和同伴去参观了里面一个放置鳄鱼木乃伊的房间,已经干瘪的躯体在玻璃罩下黯淡无光,不过从体型上看生前应该是条大鳄鱼,虽说提起木乃伊有些吓人,但其实不过是个动物标本而已。


(古埃及太阳历)
我们在神庙四周的小摊上转了转,我买了一条埃及女孩子常见的头巾,因为这边风沙还是蛮大的,路过一个水烟馆,里面一些欧洲游客席地而坐,正在津津有味地抽着水烟。很快太阳的余辉洒满了神庙各个角落,当月亮升上来时,神庙四周的灯光打开,那些残垣断柱在灯光映衬下绽放着别样的炫丽,坐在神庙的石阶上,我抬头望去,此时的天空,一轮皎洁的圆月与四周闪烁的繁星,美得无与伦比,与那些同样迷人的古埃及神话传说一道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神庙美伦美奂的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