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访韩国.夏末的五个瞬间

(2005-09-29 11:31:08)
分类: 阿兹猫东亚行
三访韩国.夏末的五个瞬间
 
   这是第三次去韩国了,在飞机上和身边的朋友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快到仁川机场了,这才意识到韩国应该是从北京出发距离最近的“外国”了,以前好像没有特别注意这点。距离这样近,可文化风俗如此不同,这种感觉自从到了韩国公司工作以后更明显了。这次旅行是商务旅游兼而有之,虽然大部分是以前到过的地方,但旅行中还是会有些新鲜的东西,那些场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想起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前苏联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于是也把这些难忘的景象称之为“韩国夏末的5个瞬间”吧。
 
瞬间一:

时间:2005年9月11日

地点:汉城仁寺洞

场景:传统米酒节
 
   9月的韩国依旧是夏天的景象,步出机场感觉这里的温度和北京一样,只不过更加湿润闷热些。当天下午当第三次从景福宫——这个实在没什么意思的小宫殿里出来,大旅行车开出两三分钟停在了一条喧闹的街口处,从这里开始就是汉城传统文化街——仁寺洞,这里以中央大街为中心,四周辐射出很多小巷,云集了韩国的各种传统商品:韩服、陶瓷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古董等,对于外国人来讲是了解韩国传统文化和风情的好去处。
 
   仁寺洞步行街只有大概两个车道的宽度,两边的店铺一家又一家,因为没有固定的目标,所以我只是随意进了几家小店转了转,走了大概六、七百米,路旁出现了一些像是推销饮料的长桌,促销小姐热情地招呼大家前来品尝,我很好奇地拿起一杯尝了一口,发现不是什么饮料,原来是韩国特色的米酒,我在北京也喝过,不过这里的味道更浓,还微酸,但是非常好喝,再一看价格,一大可乐桶装的才要1000韩币(不到十元人民币),在韩国这甚至比饮料还要便宜。
 
   这里的米酒牌子挺多,不过尝来尝去味道都差不多,这时一阵锣鼓声引起我的注意,在米酒摊尽头很多人在围观什么表演,我也颇感兴趣地凑了过去,果然中心场地一个韩国传统服装打扮的人坐在地上打着鼓,唱着曲儿,一曲落定,便拿着一个托盘向周围的观众收钱,好像街头卖艺的,可仔细一看,又不太像,因为周围的人只是笑着,并没有人真掏出钱来,这时,旁边的韩国同事解释说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一个传统米酒节,配合米酒节上演的是“乞丐表演”,即重现从前农村地区人们的卖艺演出,并不是真的卖艺。
 
   米酒与这样的“乞丐演出”,反映韩国文化一个方面,过去韩国一直是农业国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物产也不丰富,但韩国民族喜酒,也善饮,但没有很多可以用于酿酒的粮食,于是人们就用糯米酿制出不经过过滤的酒,这就是“米酒”,甘甜可口,成为了农忙时节农民解渴的饮料。据说,米酒在韩国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历史十分悠久。米酒的颜色像掏米水一样,是白浊色的,酒精含量仅有6—7度,所以喝米酒时,可以象喝水那样一口气喝下去,虽然后来在高丽时代从蒙古传过来的一种蒸馏酒——烧酒逐渐成为韩国人最常喝的酒,但农村地区的人们依旧保持着喝米酒的习惯,因此米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百姓的酒,并因此而源远流长。韩国人保持传统这一点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即时现在韩国经济发展了,国民生活富裕了,可是并没有忘记过去的传统,现在就是在汉城这样的大城市,人们依旧爱喝米酒,并举办“米酒节”,可见一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丢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韩国人的民族感强烈体现在很多方面,并付诸实际行动,在韩国很少看到外国牌子的商品,提倡用国货,虽然有些狭隘,但是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瞬间二:

时间:2005年9月13日

地点:京畿道龙仁爱宝乐园

场景:滂沱大雨中体验漂流
 
   位于汉城郊外京畿道龙仁爱宝乐园是三星集团的产业,也是世界第七大游乐场,从市中心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了这里。由于是周二,游人很少,看到别的车上下来的都是小学生和中学生,我们这行人打趣说,在这里玩肯定丢不了了,因为夹在孩子们中间太显眼了。
这里的确很大,游乐场的项目和嘉年华差不多,好处是不用排队,随到随玩。不过和国内的游乐场不同在于这里还有一个野生动物园Safari,坐大客车进去可以零距离观看里面的狮子,老虎,熊什么的。真是零距离,连狮子脸上的老年斑,老虎嘴里少了几颗牙都一清二楚,大伙儿都懒洋洋的躺着,对我们这些满脸好奇的人类露出不屑的表情,客车司机更是老熊们的好友,它们早早地坐在指定位置上等候司机喂食。感觉这里像是老弱病残“猛兽”的养老所,一个人道主义机构。
 
   从Safari出来,天上突然下起了雨,而且雨越来越大,赶忙买了雨衣给大家,正抱怨这鬼天气时,旁边正好有一个漂流项目,想到穿着雨衣应该不会被水打湿,于是大家便分组乘上圆形皮艇,跟随水流沿着水道上下左右颠簸前进着,雨越下越大,很快头发衣服都湿了,天上是越来越大的雨点,身下是漂流溅起的水花,好像真在野外探险一般,看着对方的狼狈相,大家都乐不可支,这种雨中漂流的乐趣平时还真没机会体验呢,看来下雨也不全是坏事。
 
   不过到后来简直快成暴雨了,地上的水越积越多,实在是什么地方也去不了了,于是大家赶着往停车场跑,地面积水已经很深了,可一点都不脏,虽然鞋里都进了水,但没什么沙子和脏东西,不像北京一下大雨,水面便飘起各种污物,无处下脚,韩国人的环保工作做得真是不错。 
 
瞬间三:

时间:2005年9月14日

地点:济州岛沙池岬地

场景:亲历韩剧拍摄
 
   济州岛的蓝天碧海最适合作韩国偶像剧里浪漫的男女主人公邂逅并发展恋情的地点,就像沙池岬地——著名韩剧《ALL IN》的外景地。海边一条木板搭成的小路通往山坡的白色教堂,小道两边立着剧中的男女主角宋慧乔和李秉宪的巨幅剧照,我看着不少学生模样的游客三三两两在剧照前兴奋地和他们的偶像合影留念,不禁心生感慨。上次来的时候是2002年,这里还没成为游览区,随着近些年韩国影视剧的热播,韩国旅游局顺势推出“韩剧外景地游”,深受韩剧迷的欢迎,其实就韩国的旅游资源来讲并不丰富,但是一来韩国政府注重环境和文物保护,二来能把一些本来很普通的景点加以包装,推出吸引人的主题游,这些环境不错但谈不上很独特的风景区赋予新的内容和寓意后,竟然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地,看得出管理者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相比之下我们的旅游资源要丰富很多,但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却成为了这些景区的“杀手”,这样下去,几十年后能否还给后人留下这些美景都成了问题。
 
   回来的路上正好遇到一个摄制组在这里拍片,男主角倚在扶栏上,做出打手机的样子,许多学生围在边上观看,为了保证同期录音效果,导演要求围观的人保持安静,于是大家都很配合地并住呼吸,看到男演员装摸作样完成这个动作后,我禁不住想乐,随着“OK”声,周围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然后蜂拥至他们的偶像。这时我灵机一动,以他们为背景拍了张照片,让他们也作了一回我的“外景”,哈哈。
 
瞬间四:

时间:2005年9月15日

地点:济州岛西归浦

场景:海边的柱状节理
 
   不就是一些石柱吗?有什么好看的,去之前我以为与上次来参观的龙头岩一样是异型的岩石。谁知到了眼前才发现的确是非常有特色的地理现象。这里位于济州岛西归浦市,在大海边,一组延伸到海边的黑色岩石像被雕刻过一样,形成大大小小的四方或六角成的石柱(约30米高),整齐地排列着,“柱状节理”的名称由此而来,据说这是由汉拿山喷出的熔岩流入大海时冷却而成,现在被列为韩国的“天然保护物”。据说十几米的汹涌海浪时拍打着这些坚硬的石柱时,景色蔚为壮观。
 
   柱状节理里应该是除蔚蓝的大海外济州岛留给我的最深刻印象的天然景致了,比那些瀑布,植物园什么的好看多了,它是济州岛作为一座火山岛的标记,是其它海岛所没有的独特的景致,也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作品,也许以后济州岛还会有新开发的景点,但这些黑色的柱子就像孤独的巨人会永远屹立在海边,无论多少年后再回来,它还会如老朋友一样在海边等候着你。

瞬间五:

时间:2005年9月15日

地点:济州岛码头

场景:打捞海产的海女
 
   韩国女人爱美世界闻名,遍街的整形美女是韩国的一大奇观,不过在济州岛,我却遇到了另类“美女”——那就是济州岛的海女,以不带氧气瓶潜入海中捕捞海产为生的妇女。她们是济州岛生活的象征,每天潜入海中的时间长达四小时之多,能潜入海中数十米深处捕捞海产。
 
   对济州岛的海女一直久闻大名,从前因岛上的许多男人出海打鱼不归,或因战争而亡,生活的重担就落到了女人们肩上,这些从小在海边生长的女人练就一身潜水的好本事,而且与韩国其它地区的女性相比,更加吃苦耐劳,个性坚强。不过现在年青的一代不想像老一辈一样这样辛苦,所以岛上的海女大都六十多岁了。我对海女敬仰已久,但一直未能亲眼见到,终于在去坐潜水艇参观海底世界的时候遇到了她们,我们从码头先乘船到海上,正准备下到潜水艇时,我突然看到旁边的一艘船上一群身着黑色潜水服的老年妇女,也正准备下海,虽然被海风吹得黝黑的脸上皱纹密布,但一个个身手矫健。
 
   回到岸上后,看到这些海女正在海边清洗刚打捞上来的海产品,有海螺,海胆,海参什么的,看着真诱人。一起的韩国同事买了一些新鲜的海葵和海螺让大家尝尝,海女很麻利地将它们刨开,把肉剜出来,扔到清水中涮了几遍,然后切成小块放到碟子里,配上辣椒酱,一眨眼的功夫刚才还活动着的生物转眼就到了口中,感觉真是“生猛海鲜”,不过味道实在是鲜美,大家一饱口福,赞不绝口。据说这些海女的收入还不错,一年能有三十多万(人民币)的收入呢。还真难想象在韩国这样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保守的社会里,还会有这样一群如此能干,生存能力很强的妇女,她们是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让我对韩国妇女有了新的认识。
 

三访韩国.夏末的五个瞬间

正准备下海的海女

 
从传统的米酒节,现代的游乐场,时下流行的韩剧,天然的柱状节理,到辛勤的海女,这些场景在脑海中如电影镜头般闪过,韩国,虽近在咫尺,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但今天的韩国值得我们品味的东西却很多很多…

2005年9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