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近期宏观经济思考

(2013-03-11 16:57:10)
标签:

转载

还是老王写的好。尽管目前仍然是概率事件。
原文地址:近期宏观经济思考作者:王海滨
   我看了一些特别的文章,来自于和我同时持有奥地利学派经济观点的学者,但在某些时间点上和我产生了歧义,这引发了我的重视,原因在于我们的逻辑是相同的。
   他认为今年人民币不会贬值,房价不会下跌---同时他也绝不会买房,大审判日会推迟。相关逻辑来自于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为银行坏账做背书。
   于是我回过头来重新研究逻辑,这也导致我产生一些疑虑,我撤了空单,两个品种今日都暴跌,因而我收益的减少是很可观的,这里当做一个笑话来谈,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别人影响。
   但我仍旧要重视这个观点,一时的收益率下跌并不重要。
   我看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坏账和铁路坏账兜底的可能性,这是比较明朗的。铁路的大量负债将会作为公益性负债进入国家体系,铁路局则会甩掉包袱成为良好资产,如果你要买股票的话,不妨考虑一下铁路板块。同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承接坏资产,当然是中央政府出钱。
   好的,这点符合这位学者的说法,我从事实中验证了。
   其次是房地产的看法,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个孤证,衍生出来,和其观点无关。我看到了三部委为减少国五条和2成利得税对刚需的冲击,而准备设立条款,保证刚需的利益。同时看到住建部说一定会坚持调控到底。从潘张公司转型为租取代销售的情况来看,大规模投资型住房需求减少已经冲击市场。这说明大量的富人购买不在成为趋势,同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马来西亚等地迎来迅猛的购房团队,美国当地人对我惊呼说为何你们有这么多现金,全部是现金购买。可以明白,真正的投资力量已经先知先觉离开中国房产市场。
    这也是万科坚持国内不囤积房屋、关注刚需,同时在美国成立公司的原因。
    除了刚需接最后一棒,投机需求中的非傻瓜部分都已经走了。
   那么,从博傻最后阶段的看法来说,我也同意房产市场不会迅速垮掉。
   再回到汇率和利率的问题。
   我在2009年提及未来十年人民币会在前五年继续上扬,当时并没有受太多数据影响,事实上我也无法拿到四年后的数据,只是逻辑自洽,这四年来的所有发生政经变化都验证正确。那么,我再思索一下汇率。
   央行的确处于两难,但继续让人民币升值,就会引发通胀,贬值则会加速资金外流。有迹象表明,中国会加速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假如不加息,实际上目前的实际利率又再接近负利率,通胀也是会加速上扬的。
   房产刚需们会找到更多的理由买房。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没有了坏账危机,歇斯底里是一定的;从刚需的角度来说,负利率继续呈现,通胀猛烈上升,恐慌性购房也是必然的;从国家兜底的状况来看,要消化这些负债,那么将负债兜进国债体系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
   正如我在09年写的,国债和赤字长期化是必然选择。
   那么,假如汇率放开,市场会怎么看?
   不放开又会如何?
   放开的话,或许短期内会暴涨,之后由于债务过高,评级机构会给与负面评述,对冲基金会攻击人民币,此时美元走强,美国地产复苏,回导致立体式的攻击,大审判日到临。
   不放开的话,此时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其中大额是美元,则会跟随美元走强。人民币走强和实际负利率会导致通胀蔓延。
   M2未能反映流动性的全面状况,或许M3更合适。那么国债等非信贷资金的注入流动性,人民币通过二次结汇或者再贷款的方式注入基础货币,再根据今年的目标13%M2增长,也就是会有113万亿M2出现在年底。那么今年的货币泛滥和人民币强势,或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继续---不会像四万亿时期,同时租房、食品、服装等消费端会出现通胀。
   我认为有可能中国政府无法阻止通胀,因为央行无法加息,也无法继续提高准备金,同时也无法迅速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于房地产调控的三心二意和利益博弈都无法落地,对银行、地方政府、铁路负债和坏账的兜底,会引发继续的大规模投资,银行肆意放贷,存贷比或会调整。
   那么整个国家的利率将处于低位。
   如果是这样,恭喜各位,你们的时间大大宽裕了。
   但悲伤的是,结局is written。
   好吧,这是一个思考文章,欢迎各位大家们给出意见,我诚意邀请大家证伪。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