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功功法
(2012-07-15 11:19:10)
标签:
养生功夫功法气球上脘心窝健康 |
分类: 养生 |
(一)基本要求
在每次练功前,泡一杯淡盐水先行温漱口腔。漱口后坐在高矮适度的凳上,取自然姿式,上身不要前俯后仰,也不要左右歪斜。两腿分开,和两肩距离相等,大腿要横平对腿要垂直,两脚尖稍微向里相对。两手掌心朝上,两手指互相向手背方向交叉,轻轻抵靠于脐下约一寸五分的丹田处。
(二)功法
1.
2.睁开眼,目光平视,不各处乱看,不强辨物形,要锻炼到“视而不见”的程度。
3.口自然闭合,舌尖向上轻抵上腭,这样可以调节呼吸,增加津液。
4.调整呼吸,把思想集中在心窝(两乳中间微向下有“凹窝处),用意念聚气成球,听候运用(从准备到此节功,共用2分钟)。
这一阶段最重要,一要调匀呼吸,二要集中思想,三要以意念聚气成球。初学者对于这项要求很难下手,往往顾此失彼,甚至全失。所以必须先放松全身关节,目内视心窝,调整呼吸,然后再集中思想聚气成球,反复锻炼,等练到呼吸能深长匀细,意念一到心窝,气即聚集成球,便达到了入静标准。初学者应熟记此入静的感性标准,每次入静都要先找到它。越练越熟,越熟越精,渐至不求而得,从容入静。
5.把气球由心窝向上运行到咽喉,经过上腭,绕出上唇到人中,再向上行,经过鼻梁、上额、头顶,经脑后,顺脊椎向下行,到腰间经尾闾到前阴与后阴之间的肾根会阴穴。(本节用1分钟)
第一节由心窝开始运行气球,初学者不易指挥如意,必须耐心摸索。首先保持呼吸匀整自然,集中意想。然后由心窝运行气球向上行到咽喉的一小段,反复练习,精神贯注气球,到自觉仿佛有一线气体,能随意向上运行时,则表示已会运用气球。然后再由咽喉运行到上腭,渐渐推进,通畅一段,推进一段直到每一小段完全气行通畅,再把整段连接起来练习。等整段都能通畅无阻,才可以继续往下锻炼,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打不好基础,容易失败,容易畏难中辍。
6.气球继续由肾根向左行,经左大腿外侧,向下行左小腿外侧,经过左足背到左足大趾,绕左足次趾、中趾、四趾及小趾,折到左足心,再向上行左小腿里侧,经过左大腿里侧,上行到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本节用1分钟)因为有上段锻炼的基础,已能掌握气球运行的功夫,所以,这一段比较容易锻炼。但仍应认真反复多练,必须达到纯熟,再与上段连贯起来锻炼,等两段练得一气通畅无阻,方可继续往下锻炼。(以下各段,均照此方法锻炼,不再重复说明)
7.气球继续由关元向右下行,经右大腿外侧,向下行右小腿外侧,经过右足背,到右足大趾,绕右足次趾、中趾、四趾及小趾,折到足心,并向上行右小腿里侧,经过右大腿里侧,上行列丹田即气海穴。(本节用1分钟)
8.气球继续由上脘向右上方运行,经过左乳,绕左肩膀外侧,向下行左膊外侧,经过左手背至左手大指:绕左手次指、中指、四指及小指,折至左手心,再向上行经左膊里侧,绕出左肩膀里侧,转向胸部下行到脐上约五寸处上脘穴及胃脘处。(本节用1分钟)
9.气球继续由上脘向右上方运行,经过右乳,绕右肩膀外侧,向下行右膊外侧经过右手背,至右手大指,绕右手次指、中指、四指及小指,折至右手心,再向止行经右膊里侧,由右肩膀里侧,向前上行至颈下喉结之间的廉泉穴。(本节用1分钟)
10.气球继续由廉泉向上行,经下唇转入口中,由舌根绕舌心,顺咽喉口至心窝。(本节用1分钟)在每一段练熟后,再接续下一段,反复贯通,锻炼熟悉,至此以掌握运行气球遍行周身的功夫。
11。气球由心窝出发,运行于周身,又回到心窝。这时口中律液已满,不要急于咽下,先把舌头放平,把上下牙齿互相轻叩36次,津液因叩齿而成泡沫,一气咽下,即觉有一股气体随津液下降丹田(此法可以醒脑、固齿、降气、助消化
)。稍等一会再合口用鼻作深呼吸3次。做完后起身站立,两手下垂,向前缓走7步,转身再缓走7步,往返共走7次。(本节用2分钟)
至此全部意气功锻炼完毕,由首至尾仅仅用10分钟(多点或少点时间都可以,不必过于严格),若每天不间断的锻炼,对疾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一)基本要求
在每次练功前,泡一杯淡盐水先行温漱口腔。漱口后坐在高矮适度的凳上,取自然姿式,上身不要前俯后仰,也不要左右歪斜。两腿分开,和两肩距离相等,大腿要横平对腿要垂直,两脚尖稍微向里相对。两手掌心朝上,两手指互相向手背方向交叉,轻轻抵靠于脐下约一寸五分的丹田处。
(二)功法
1. 先闭两眼,放松全身关节,合口用鼻做深呼吸3次。吸气要缓慢而深长,直达脐下丹田、稍停再慢慢呼出。
2.睁开眼,目光平视,不各处乱看,不强辨物形,要锻炼到“视而不见”的程度。
3.口自然闭合,舌尖向上轻抵上腭,这样可以调节呼吸,增加津液。
4.调整呼吸,把思想集中在心窝(两乳中间微向下有“凹窝处),用意念聚气成球,听候运用(从准备到此节功,共用2分钟)。
这一阶段最重要,一要调匀呼吸,二要集中思想,三要以意念聚气成球。初学者对于这项要求很难下手,往往顾此失彼,甚至全失。所以必须先放松全身关节,目内视心窝,调整呼吸,然后再集中思想聚气成球,反复锻炼,等练到呼吸能深长匀细,意念一到心窝,气即聚集成球,便达到了入静标准。初学者应熟记此入静的感性标准,每次入静都要先找到它。越练越熟,越熟越精,渐至不求而得,从容入静。
5.把气球由心窝向上运行到咽喉,经过上腭,绕出上唇到人中,再向上行,经过鼻梁、上额、头顶,经脑后,顺脊椎向下行,到腰间经尾闾到前阴与后阴之间的肾根会阴穴。(本节用1分钟)
第一节由心窝开始运行气球,初学者不易指挥如意,必须耐心摸索。首先保持呼吸匀整自然,集中意想。然后由心窝运行气球向上行到咽喉的一小段,反复练习,精神贯注气球,到自觉仿佛有一线气体,能随意向上运行时,则表示已会运用气球。然后再由咽喉运行到上腭,渐渐推进,通畅一段,推进一段直到每一小段完全气行通畅,再把整段连接起来练习。等整段都能通畅无阻,才可以继续往下锻炼,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打不好基础,容易失败,容易畏难中辍。
6.气球继续由肾根向左行,经左大腿外侧,向下行左小腿外侧,经过左足背到左足大趾,绕左足次趾、中趾、四趾及小趾,折到左足心,再向上行左小腿里侧,经过左大腿里侧,上行到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本节用1分钟)因为有上段锻炼的基础,已能掌握气球运行的功夫,所以,这一段比较容易锻炼。但仍应认真反复多练,必须达到纯熟,再与上段连贯起来锻炼,等两段练得一气通畅无阻,方可继续往下锻炼。(以下各段,均照此方法锻炼,不再重复说明)
7.气球继续由关元向右下行,经右大腿外侧,向下行右小腿外侧,经过右足背,到右足大趾,绕右足次趾、中趾、四趾及小趾,折到足心,并向上行右小腿里侧,经过右大腿里侧,上行列丹田即气海穴。(本节用1分钟)
8.气球继续由上脘向右上方运行,经过左乳,绕左肩膀外侧,向下行左膊外侧,经过左手背至左手大指:绕左手次指、中指、四指及小指,折至左手心,再向上行经左膊里侧,绕出左肩膀里侧,转向胸部下行到脐上约五寸处上脘穴及胃脘处。(本节用1分钟)
9.气球继续由上脘向右上方运行,经过右乳,绕右肩膀外侧,向下行右膊外侧经过右手背,至右手大指,绕右手次指、中指、四指及小指,折至右手心,再向止行经右膊里侧,由右肩膀里侧,向前上行至颈下喉结之间的廉泉穴。(本节用1分钟)
10.气球继续由廉泉向上行,经下唇转入口中,由舌根绕舌心,顺咽喉口至心窝。(本节用1分钟)在每一段练熟后,再接续下一段,反复贯通,锻炼熟悉,至此以掌握运行气球遍行周身的功夫。
11。气球由心窝出发,运行于周身,又回到心窝。这时口中律液已满,不要急于咽下,先把舌头放平,把上下牙齿互相轻叩36次,津液因叩齿而成泡沫,一气咽下,即觉有一股气体随津液下降丹田(此法可以醒脑、固齿、降气、助消化)。稍等一会再合口用鼻作深呼吸3次。做完后起身站立,两手下垂,向前缓走7步,转身再缓走7步,往返共走7次。(本节用2分钟)
至此全部意气功锻炼完毕,由首至尾仅仅用10分钟(多点或少点时间都可以,不必过于严格),若每天不间断的锻炼,对疾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