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卷银子”可以这么解读么?

标签:
红楼梦中的一卷银子 |
《红楼梦》“一卷银子”可以这么解读么 ?
收藏马未都:细说红楼梦中的汝窑
马未都先生在说到《红楼梦》第27回的“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 说汝窑顺带说到“一卷银子”时,马先生非常肯定的说“一卷银子”是指银票。
大约在视频08:15分
视频链接地址细说红楼梦中的汝窑
《红楼梦》第27回
甲戌本5A9:凤姐听了,笑道:“嗳哟!你原来是宝玉房里的,怪道呢。也罢了,你到我家告诉你平姐姐,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二十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要,当面称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梦稿、舒序、甲辰、列藏本同作“一百二十两”)
庚辰本613、7:凤姐听了,笑道:“嗳哟!你原来是宝玉房里的,怪道呢。也罢了,等他问,我替你说。你到我们家告诉你平姐姐,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要,当面称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蒙府、戚序本同作“一百六十两”)
如果是指银票,为什么作者底下接着叙道“当面称给他瞧了”?一百多两银子的银票,也只不过几张而已,且银票面额大小不一怎么称?如果清代所推行的是16两为1斤制,那么一两银子大约为31点25克。一百二十两为3750克(7斤半),一百六十两为5000克(10斤),都在十斤之内,所以“当面称给他瞧了”才合情理。
马未都先生为了将“一卷银子”解读为银票,将作者的原文只引用了半截(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这在红学界是个普遍现象。《红楼梦》作者的对话叙事都是很详尽的,所以己卯本第二回回末有条批语说:“语言太烦,令人不耐。古人云,惜墨如金,看此视墨为土矣。虽演至千万回,亦可也。”只是被抄手衍脱讹倒,造成钩章棘句,又被断章取义的解读,反而令人看了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