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扯故我在 |
坐着202路车经过鲁迅公园,隔着一重重的针叶松,看到灰色的沉睡的海,感受到切肤的寒意。
很难想象,去年夏天,我还和它肌肤相亲,在那一汪温柔里浮沉,抵死缠绵。世间万物,海洋如是,空气如是,温柔如是,欢爱如是,我不要责怪那改变,只为季节已换。
人心何尝没有季节?或者,她的夏天遭遇他的冬季,或者,你的春花邂逅我的秋风。就算偶尔同享一份炎凉,以为彼此的心是永远是火热的赤道,一夜间已经封存在冰雪的南极。
北温带的天空下,四季分明如爱恨,爱恨锋利如刀锋。青岛,太适合上演一幕幕哀感顽艳的爱情戏。
曾经,我写过一个喜欢青岛的理由,说是这里马路上的路墩,类似男人的那话儿,如同一个色情之城。真正的理由当然不是这样的。爱一个城市,其实是爱一个人,爱这个人留给你的关于这个城市的所有的回忆。
第一海水浴场,那里有个回忆。潜入水里,就像潜入回忆。仿佛,她的温度、她的汗水、她的味道,至今还留在这海水里。其实,海水是这般得污浊,它容纳了千万人的污垢。但在我想念的时候,它们被全然忽略——整个海洋都是我的回忆,我的回忆里只有一个人……海水可以溺死我,回忆也会。我只有挣扎着上岸。
请原谅,我不肉麻好多年,只因今天遥遥地看了一下二月的海,忽然感到无限的恋恋。
在青岛生活,我判断自己是否快乐,只需要计算一下,这个夏天我去游了多少次泳。如果一次也没有去,那么我肯定忙得要死,累得要命。如果只去了几次,那说明我还有那么一点闲散之心,但心情肯定不爽,懒懒得没有精神。去年夏天,是记忆里最幸福的一个夏天。几乎是每天傍晚,我穿着拖鞋,一路踢踢踏踏的,去海边游泳。在她离去N年后,我终于撇开那个回忆,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在海里游泳,心无杂念。
从我的住处走到第一海水浴场,一路要经过洪深故居、沈从文故居、康有为故居。他们实在很阔气。想当年,洪深走到海边得花10分钟,沈从文要花7分钟,康有为一出门就是了,而我得用20分钟。这个差距不算小。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据说是亚洲最大。天气暴热时,会有几万人下饺子一般跳入海里。经常会有广播。一般是找人的:来自内蒙的某某某,来自香港的某某某,请到广播室,有人找。你会明白,沙滩上这些肉体横陈、环肥燕瘦的家伙,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偶尔有海浪播报,一个销魂的女声说:现在开始预告,第一次高潮将出现在上午9点左右,第二次高潮将出现在下午5点左右。我听了总是忍不住笑。在沙滩上躺着,晒太阳,还能有高潮,是不是非常爽?
游泳之前,我喜欢在沙滩上跑一个来回。没有跑过沙滩的人不会了解,当潮水涌上来,淹没了你的小腿,又哗然地退去,裹挟着无数沙砾,那一瞬间,真的有大地摇撼,天空旋转之感。一种美妙的晕眩。你会想,一直地不停地奔跑,穿越一阵阵幸福的晕眩,跑到天涯海角,跑到天荒地老。
这样突然发骚,不是因为想起了她,而是因为浪漫电影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桥段:沙滩上,男的追,女的跑,追上之后,就按在沙滩上搞一搞——如果是爱情电影,搞一搞就从轻,如果是色情电影,搞一搞就从重。但我也可以想象成恐怖电影,这不是肉体横陈的沙滩,而是一个尸体满布的修罗场,海水尽被鲜血染红,张牙舞爪的僵尸们紧追不舍,我像刘翔跨栏一般,跨越一个个尸堆,呼哧呼哧大口喘息着,玩命地逃跑——这样锻炼的效果相当地好。
当然,沙滩上很安全。海里就不同,尽管有防鲨网,还是有一点危险。危险主要来自于一些小号的海蛰,穿越了防鲨网,来找人类复仇。因为,青岛人很喜欢吃一道菜——老醋蛰头。去年的海蛰很多,不停地有人被蛰。我在水里瞪大眼睛,扫描四周,谨慎前进。我这样的小心不是没有道理。至少有10次,我和海蛰擦胸而过。它那飘渺的身影在我的胸口轻盈地掠过。我的反应是,手忙脚乱,掉转方向,急速潜逃。后来,我决定实施反击,以后每次游泳,都要带上一个网兜,一把小刀,一瓶酸醋,一双筷子,一头大蒜,一张餐巾……亲爱的,我来了。
从那以后,海蛰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或许,它们嗅到了我的嘴巴里那股死亡的气息。
当凉风已起,就预示着游泳季的结束。夏天走了,虽然明年还会再来,我依旧感到无限的怅惘。别了,海蛰,你没有蛰到我,明年你还有机会;别了,沙滩,我的脚印离开后就会消失,被风和海水抹去;别了,回忆,你不要偷渡到我的午夜里起伏,我的心是如今是一片平静的波澜,所有的爱与恨都不过是轻轻吹过的三级风。
或者是,一部适合独自欣赏的三级片。
很难想象,去年夏天,我还和它肌肤相亲,在那一汪温柔里浮沉,抵死缠绵。世间万物,海洋如是,空气如是,温柔如是,欢爱如是,我不要责怪那改变,只为季节已换。
人心何尝没有季节?或者,她的夏天遭遇他的冬季,或者,你的春花邂逅我的秋风。就算偶尔同享一份炎凉,以为彼此的心是永远是火热的赤道,一夜间已经封存在冰雪的南极。
北温带的天空下,四季分明如爱恨,爱恨锋利如刀锋。青岛,太适合上演一幕幕哀感顽艳的爱情戏。
曾经,我写过一个喜欢青岛的理由,说是这里马路上的路墩,类似男人的那话儿,如同一个色情之城。真正的理由当然不是这样的。爱一个城市,其实是爱一个人,爱这个人留给你的关于这个城市的所有的回忆。
第一海水浴场,那里有个回忆。潜入水里,就像潜入回忆。仿佛,她的温度、她的汗水、她的味道,至今还留在这海水里。其实,海水是这般得污浊,它容纳了千万人的污垢。但在我想念的时候,它们被全然忽略——整个海洋都是我的回忆,我的回忆里只有一个人……海水可以溺死我,回忆也会。我只有挣扎着上岸。
请原谅,我不肉麻好多年,只因今天遥遥地看了一下二月的海,忽然感到无限的恋恋。
在青岛生活,我判断自己是否快乐,只需要计算一下,这个夏天我去游了多少次泳。如果一次也没有去,那么我肯定忙得要死,累得要命。如果只去了几次,那说明我还有那么一点闲散之心,但心情肯定不爽,懒懒得没有精神。去年夏天,是记忆里最幸福的一个夏天。几乎是每天傍晚,我穿着拖鞋,一路踢踢踏踏的,去海边游泳。在她离去N年后,我终于撇开那个回忆,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在海里游泳,心无杂念。
从我的住处走到第一海水浴场,一路要经过洪深故居、沈从文故居、康有为故居。他们实在很阔气。想当年,洪深走到海边得花10分钟,沈从文要花7分钟,康有为一出门就是了,而我得用20分钟。这个差距不算小。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据说是亚洲最大。天气暴热时,会有几万人下饺子一般跳入海里。经常会有广播。一般是找人的:来自内蒙的某某某,来自香港的某某某,请到广播室,有人找。你会明白,沙滩上这些肉体横陈、环肥燕瘦的家伙,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偶尔有海浪播报,一个销魂的女声说:现在开始预告,第一次高潮将出现在上午9点左右,第二次高潮将出现在下午5点左右。我听了总是忍不住笑。在沙滩上躺着,晒太阳,还能有高潮,是不是非常爽?
游泳之前,我喜欢在沙滩上跑一个来回。没有跑过沙滩的人不会了解,当潮水涌上来,淹没了你的小腿,又哗然地退去,裹挟着无数沙砾,那一瞬间,真的有大地摇撼,天空旋转之感。一种美妙的晕眩。你会想,一直地不停地奔跑,穿越一阵阵幸福的晕眩,跑到天涯海角,跑到天荒地老。
这样突然发骚,不是因为想起了她,而是因为浪漫电影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桥段:沙滩上,男的追,女的跑,追上之后,就按在沙滩上搞一搞——如果是爱情电影,搞一搞就从轻,如果是色情电影,搞一搞就从重。但我也可以想象成恐怖电影,这不是肉体横陈的沙滩,而是一个尸体满布的修罗场,海水尽被鲜血染红,张牙舞爪的僵尸们紧追不舍,我像刘翔跨栏一般,跨越一个个尸堆,呼哧呼哧大口喘息着,玩命地逃跑——这样锻炼的效果相当地好。
当然,沙滩上很安全。海里就不同,尽管有防鲨网,还是有一点危险。危险主要来自于一些小号的海蛰,穿越了防鲨网,来找人类复仇。因为,青岛人很喜欢吃一道菜——老醋蛰头。去年的海蛰很多,不停地有人被蛰。我在水里瞪大眼睛,扫描四周,谨慎前进。我这样的小心不是没有道理。至少有10次,我和海蛰擦胸而过。它那飘渺的身影在我的胸口轻盈地掠过。我的反应是,手忙脚乱,掉转方向,急速潜逃。后来,我决定实施反击,以后每次游泳,都要带上一个网兜,一把小刀,一瓶酸醋,一双筷子,一头大蒜,一张餐巾……亲爱的,我来了。
从那以后,海蛰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或许,它们嗅到了我的嘴巴里那股死亡的气息。
当凉风已起,就预示着游泳季的结束。夏天走了,虽然明年还会再来,我依旧感到无限的怅惘。别了,海蛰,你没有蛰到我,明年你还有机会;别了,沙滩,我的脚印离开后就会消失,被风和海水抹去;别了,回忆,你不要偷渡到我的午夜里起伏,我的心是如今是一片平静的波澜,所有的爱与恨都不过是轻轻吹过的三级风。
或者是,一部适合独自欣赏的三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