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综合治疗—大肠癌

标签:
贝伐单抗氟尿嘧啶生存率依立加贝美国癌症文化 |
分类: 医生札记 |
1993年美国连续报道了他们在术后辅助应用左旋咪唑加或不加氟尿嘧啶的结果。在401例病人中,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了32%。为以后在一组1296例的 Duke B2和C期结肠癌病人随机对照研究中,也取得相同的结果。C期复发率降低41%,死亡率降低33%。具体方法是:左旋咪唑,口服,50mg,每日3次,每二周给药3天;氟尿嘧啶4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四周以后改为450mg/m2,每周1次,共给药一年。
欧洲则采用氟尿嘧啶+亚叶酸(CF)做为标准治疗。
近年来重要发展是草酸铂为主的(MOSAIC)方案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在1123例草酸铂+亚叶酸+氟尿嘧啶术后治疗6月的病人中3年无病生存率为78.2%;而1123例分入亚叶酸+氟尿嘧啶组的病人为72.9%。草酸铂组有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为12.4%,中性粒细胞低下导致的发热为1.8%。
2004年美国FDA批准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作为大肠癌的二线治疗。
2004年New England J Medicine发表了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Avastin,bevacizumab)合并IFL(依立替康+FU+CF)做为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结果:2813例加贝伐单抗5mg/Kg每2周一次的病人与单用IFL的病人对比有效率分别是45%和3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20.3月和15.6月。由于这样的结果,美国FDA已经批准作为转移性大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2005年发表的ECOG3200研究也表明FOLFOX4方案加贝伐单抗可以提高有效率、中位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BONDII试验是对依立替康耐药的晚期大肠癌随机II期临床研究:A组给予依立替康+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而B组则给予只用两种单抗。结果显示部分缓解率A组为37%,B组为20%;TTP分别为7.9月和5.6月。
正在进行的还有草酸铂+卡培他滨(希罗达),草酸铂+卡培他滨+贝伐单抗等方案。
大肠癌术后通过门静脉滴注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加肝素,有的报告可以减低肝转移的发生,或能提高远期结果。最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已经有迹象表明大肠癌肝转移治疗后不但可以有效率和1、2年生存率,部分病人可以长期存活甚至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