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后记
《我小时候》是我的又一本散文集,我把它看作是前些年出版的《小小孩的春天》的姊妹篇。我甚至想,将来有机会可以把这两本书合在一起出。
书中的文章,多数是作为要写的题目,很早以前就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这次终于有机会把它们写出来,像是完成了一桩心事,倍感轻松。个别题目,过去也写过,这次又有深化。还有的,刚开了个头儿,留待以后继续完善,写出彩。
小时候的记忆是我创作的财富。写这些文章,我的身心是愉悦的,好像又回到了从前,见到了儿时的伙伴,见到了我的爷爷奶奶。爷爷虽然不识字,但他带我看秦腔,给我讲各种故事,爷爷是我文学的启蒙老师。
这本书首先是写给小孩子的,同时也写给小孩子的父母。我们从那个年代走过来,所以更珍惜今天的生活。我常常想起自己走的路、结识的人、受到的教益。我从小路走上大路,我的朋友越来越多,我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我心存感激,这也是不忘初心吧。
这些年,我越来越体会到巴金先生“把心交给读者”这句话的含义。我一直在身体力行。我的想法是:你对读者真诚,读者也会对你真诚;你糊弄读者,读者迟早会抛弃你。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王泳波社长和编辑陈文瑛老师热爱出版,看重作者,与他们合作,我心里踏实。这本散文集,是我提议写的,他们很期待。希望这些文字,不会让他们失望。感谢编辑王彦为女士的辛勤工作。她的年轻、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关注图书的装帧设计,也偏爱这方面的文章,我经常说:“书之所以为书,除了它内在的品质,就是它的设计。”我很高兴李璐女士担纲设计这套书,我引用装帧设计家张守义先生当年给苏少社美编潘小庆先生的题词——“与作家同台唱戏”,与她共勉。
希望读者喜欢我用心写的这本小书,喜欢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用心做的这套书。
不管长多大,愿我们都始终拥有一颗“少年心”。
孙卫卫
2020 年 1 月 8 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