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周三
收江苏许卫国兄寄来的两书:《小城里的中国》、《远去的乡村符号》。我在农村生长,看他笔下的人和事,常常想起我的故乡。
收《今日阅读》2011年12月号,这一期可看的内容不少。
2月2日
周四
报社同事转来半年多寄至报社的信件,大多是赠刊赠报。我换单位后,告诉了他们新地址,有的依然往老地址寄,有一个企业的内刊,新地址寄一份,老地址也寄一份,我赶紧回邮件,请他们不要再往老地址寄,以免浪费。
这些举手之劳的事,如果老是拖拖拉拉办不好,总让人怀疑其内部管理是不是到位和专业。就像一个人,不能做好流水线上的工作,期望他做出大事来,很难。
工作、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大事?
自己应当引以为戒。
好久没有看《文汇报》了,今年有幸获得一份。新闻可以不看,《笔会》版差不多每期都留。以前的主编是刘绪源老师,现在主编是周毅,印象中1999年在长沙书市的时候,见过面,她当时就在《文汇报》工作。首席编辑潘向黎,是已故著名教授潘旭澜先生的女儿。《笔会》版已经形成了它的风格,那就是立足沪上,放眼全国,对老作家特别钟爱。
不久前,发博文,说见到毛边本,迫不及待想读,苦于不好裁。安兄留言,得准备裁纸刀,袁滨兄赶紧制止:裁纸刀滴不要哇,刀下留情!应该用木质钝刀,或者不锋利的竹片,这样才可裁出毛边来啊。
我晚上用一把塑料小刀裁袁滨兄的《盈水集》,也割出了毛边。用一把很钝的金属刀,也有同样的效果。
很多人是边看边裁,我喜欢裁完后再看。不少人根本就不喜欢毛边书,觉得麻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