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影笔记真实与幻觉 |
分类: 读书笔记 |
欧洲一直来都有“艺术电影”的口号和实践,它们不愿意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成为大众娱乐的工具,而希望电影能表达艺术家对存在的独特理解。到20世纪60年代,在遍及各国的电影革新运动中,一批欧洲电影大师(如英格玛·伯格曼、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戈达尔)的作品曾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与好莱坞的电影比起来,欧洲电影显得晦涩、沉闷,但它却有好莱坞电影所没有的深刻,尤其是在对人的存在状况的阐释上,更是达到了里程碑式的高度。
《放大》摄于1966年,是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片曾获196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它讲述了一个仿佛带有几分“侦探片”色彩的故事:青年摄影师托马斯在伦敦的一个公园里,偷拍了一组关于一对情人的照片,并被当事人发现。照片上那个女子追踪而至,拼命想要回照片和胶卷。这引起了托马斯的怀疑。他把那些照片不断放大,结果从那些照片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和一个拿着枪的人。他坚信这是一起谋杀案的证据,并想根据这些照片揭露这起谋杀,但最终却一无所获,自己反而陷入一片生存的迷茫之中。
整部影片充满按相机快门的声音,它比起安东尼奥尼以前的电影,节奏更轻松也更加令人紧张不安,里面所贯穿的是安东尼奥尼对于当代生活的神秘性感受,描绘的是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的状态,以及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类那种无可名状的焦虑与不安。
通过托马斯的遭遇,安东尼奥尼还探讨了真实与幻觉之间的关系。起初,托马斯和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坚信人类的技术发明——照相术能记录下客观的现实,可是,当他试图通过自己所拍摄的“现实”去证明一起谋杀案时,才发现真正的客观性也许并不存在,它或许只是自己的幻觉。最后,甚至连他亲眼所见的“那具尸体”的“现实”也不存在了。安东尼奥尼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启示:现实,以及它的复制品(如照片的“形象”),还有人对“形象”所产生的幻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捉摸不定,难以把握的。
到底存在不存在一种所谓的真实呢?这个问题可以在片中一场大学生打网球的哑剧中得到说明。在影片的开始,这些大学生在喧闹的大街上假装向人们讨钱,在影片的结尾,他们却开始了一场想象的网球比赛。经历了那起公园谋杀案之后的托马斯,似乎渐渐有了领悟,他不再企图去区别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而在学生们的呼唤下加入了这场游戏——他按照学生们的手势,想像网球被打出了界,跑过去把假想中的“球”拾起来,扔还给学生。这似乎就是答案:真实已趋于梦想,唯一的真实就是每个人当下的感受。
在这样一种思想背景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冷漠的、表面的,无法达成内在的交流,任何的探求和追问,所加深的只不过是生存的迷茫。——在工业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赞叹安东尼奥尼在几十年前就预言性地表达出了每个人都在面临的生存疑难。
《放大》摄于1966年,是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片曾获196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它讲述了一个仿佛带有几分“侦探片”色彩的故事:青年摄影师托马斯在伦敦的一个公园里,偷拍了一组关于一对情人的照片,并被当事人发现。照片上那个女子追踪而至,拼命想要回照片和胶卷。这引起了托马斯的怀疑。他把那些照片不断放大,结果从那些照片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和一个拿着枪的人。他坚信这是一起谋杀案的证据,并想根据这些照片揭露这起谋杀,但最终却一无所获,自己反而陷入一片生存的迷茫之中。
整部影片充满按相机快门的声音,它比起安东尼奥尼以前的电影,节奏更轻松也更加令人紧张不安,里面所贯穿的是安东尼奥尼对于当代生活的神秘性感受,描绘的是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的状态,以及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类那种无可名状的焦虑与不安。
通过托马斯的遭遇,安东尼奥尼还探讨了真实与幻觉之间的关系。起初,托马斯和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坚信人类的技术发明——照相术能记录下客观的现实,可是,当他试图通过自己所拍摄的“现实”去证明一起谋杀案时,才发现真正的客观性也许并不存在,它或许只是自己的幻觉。最后,甚至连他亲眼所见的“那具尸体”的“现实”也不存在了。安东尼奥尼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启示:现实,以及它的复制品(如照片的“形象”),还有人对“形象”所产生的幻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捉摸不定,难以把握的。
到底存在不存在一种所谓的真实呢?这个问题可以在片中一场大学生打网球的哑剧中得到说明。在影片的开始,这些大学生在喧闹的大街上假装向人们讨钱,在影片的结尾,他们却开始了一场想象的网球比赛。经历了那起公园谋杀案之后的托马斯,似乎渐渐有了领悟,他不再企图去区别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而在学生们的呼唤下加入了这场游戏——他按照学生们的手势,想像网球被打出了界,跑过去把假想中的“球”拾起来,扔还给学生。这似乎就是答案:真实已趋于梦想,唯一的真实就是每个人当下的感受。
在这样一种思想背景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冷漠的、表面的,无法达成内在的交流,任何的探求和追问,所加深的只不过是生存的迷茫。——在工业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赞叹安东尼奥尼在几十年前就预言性地表达出了每个人都在面临的生存疑难。
(载《南方都市报》1999年5月8日)
后一篇:黑暗的心:看《现代启示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