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基本架构及大事记

(2007-03-18 09:36:42)

一、奖项

  “年度杰出作家”一名,奖金十万元;
  “年度小说家”一名,奖金两万元; 
  “年度诗人”一名,奖金两万元; 
  “年度散文家”一名,奖金两万元;  
  “年度文学评论家”一名,奖金两万元;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一名,奖金两万元。
 
二、组委会
 
  主 任:王春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副主任:陈朝华(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兼南都周刊总编辑)

三、终审评委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马 原(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林建法(《当代作家评论》主编) 
  王 尧(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程永新(《收获》副主编)
  李敬泽(《人民文学》副主编)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评委会秘书长:谢有顺
 
四、推荐评委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叶延滨(北京,《诗刊》主编)
  王保生(北京,《文学评论》副主编)
  张 陵(北京,《文艺报》副总编辑)     
  李师东(北京,《青年文学》主编)   
  王 干(北京,《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章德宁(北京,《北京文学》社长)   
  刘 雁(天津,《散文》主编)   
  杨斌华(上海,《上海文学》副主编)   
  徐春萍(上海,《文学报》副总编辑)   
  宗仁发(长春,《作家杂志》主编)
  张未民(长春,《文艺争鸣》主编)  
  王剑冰(郑州,《散文选刊》主编)   
  贾梦玮(南京,《钟山》执行主编)   
  梁 平(成都,《星星诗刊》执行主编)   
  李国平(西安,《小说评论》主编)   
  穆 涛(西安,《美文》副主编)   
  何 锐(贵阳,《山花》主编)   
  韩 旭(昆明,《大家》副主编)   
  张燕玲(南宁,《南方文坛》主编)   
  李少君(海口,《天涯》主编)    
  田 瑛(广州,《花城》执行主编)
  谢望新(广州,《作品》主编)
  文  能(广东,《佛山文艺》执行主编)  
  陶 然(香港,《香港文学》总编辑)
  黄仲鸣(香港,《作家》主编)
  封德屏(台北,《文讯》总编辑)
  王性初(美国,《美华文学》副主编)
  庄伟杰(澳大利亚,《国际华文诗人》主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大事记

  2003年2月24日,《南方都市报》宣布斥资设立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启动。
  2003年3月3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启动。南方都市报领导说:“这一系列的‘传媒大奖’具有很高的定位,我们想把它做成《南方都市报》留给历史的有影响的活动,做成中国文化界的‘诺贝尔奖’。”设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想提醒人们“恢复对纯粹文字的敬畏之心”。
  2003年4月18日,大奖评委会正式公布6个获奖者名单,获奖者和终审评委冒着非典的危险,戴着口罩从全国各地赶到广州出席颁奖盛会。史铁生因《病隙碎笔》荣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作家”。韩少功、于坚、李国文、陈晓明和盛可以则分别获得2002年度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最具潜力新人的奖项。近200位文学界人士参加了颁奖典礼。
  2004年1月6日,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启动。《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陈朝华、“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会秘书长谢有顺分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本届大奖的目标、变化等问题作了回答。与第一届相比,本届大奖在程序上的变化包括:联合《新京报》一起来主办这个文学奖,南北呼应;各单项奖奖金由原来的每人1万元提高到每人2万元;增加了来自港台和海外的推荐评委,终审时将实行二次投票制,以减少误差;获"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而未能获奖者,将自动进入单项奖的角逐等。本届大奖总奖金达到20万元,以年度计,是中国目前奖金最高的纯文学大奖。
  2004年3月1日,由30位国内外最重要的华语文学传媒的负责人所组成的推荐评委队伍,经书面投票产生了本届大奖的提名名单。提名名单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同时刊出,引起广泛关注。提供独家网络支持的网易作了及时报道。
  2004年4月18日,大奖评委会正式公布六个获奖者名单,获奖者和终审评委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出席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盛会。莫言因《四十一炮》等作品荣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杰出作家”。韩东、王小妮、余光中、王尧、须一瓜则分别获得2003年度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最具潜力新人的奖项。近300位文学界人士参加了颁奖典礼。
  2005年1月17日,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启动。终审评委和推荐评委名单都有小的变动,但总人数、总奖金没有变化。网易和新浪两家强势网络媒体专门为此制作了大型网络专题。
  2005年2月28日,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名单揭晓。
  2005年4月9日,大奖评委会正式公布六个获奖者名单,获奖者和终审评委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出席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盛会。格非因《人面桃花》荣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杰出作家”。林白、多多、南帆、李敬泽、张悦然则分别获得2004年度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最具潜力新人的奖项。近300位文学界人士参加了颁奖典礼。
  2006年3月20日,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名单揭晓。
  2006年4月8日下午,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广州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贾平凹因《秦腔》荣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杰出作家”。东西、李亚伟、徐晓、张新颖和李师江则分别获得2005年度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最具潜力新人的奖项。近400位文学界人士参加了颁奖典礼。
  2007年3月14日,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启动。终审评委和推荐评委名单都有小的变动,但总奖金没有变化。
  2007年3月18日,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名单揭晓。

链接:

关于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备忘录:

http://blog.sina.com.cn/u/1496846160#sort_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