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小二揭露“黑公关”,牵出阿里系平台诉讼涉案率

标签:
it拼多多淘宝 |
分类: IT业界 |
年均增速达88.46%,遥遥领先于行业友商,这是阿里系电商平台的一个业绩数据。
不过,这个业绩数据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课题组2020年3月27日刊发于《人民司法》的《关于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的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2014年到2018年,浙江全省审结相关案件数量快速增长,其中,阿里系平台案件占比最高,年均增速达88.46%。
具体从2018年数据来看,浙江法院系统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判决5613件,其中的5174
件来自涉阿里系电商平台,占比92.18%,其他友商则包括了京东369件,拼多多68件。
一、小二之怒
3月27日,拼多多“秒拼事业部”小二乐福(ID:PDD乐福)突然通过微博发声,怒斥自媒体“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起因,是自媒体“倪叔的思考暗时间”在3月23日,曾经撰文《围观拼多多打假》,在文章中使用了“紧张的拼多多”“着急的拼多多”“犹豫的拼多多”类似负面的立场,
自媒体,就是“自己单干的媒体”,所以作为自媒体人“倪叔”,借着拼多多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2019)》,来蹭个热点发表发表观点,我认为并无不妥。
令小二乐福不能接受的,是通过对自媒体“倪叔的思考暗时间”的旧文搜索,发现这并不是一个“自媒体”,而是有立场有体系的传播阵地。
通过万能的互联网搜索,还能进一步确认这个“倪叔”来自于哪个立场阵地。
自从拼多多成立的那一天,拼多多就成为阿里的打击目标,这不奇怪。毕竟曾经那个角色京东也坐过。
被人盯上,说明有价值。
被人天天盯,说明价值很大。
二、战略之困
3月24日时,就已经传出了“淘宝特价版”的消息,我也顺手收获了一个“10万+”的阅读。
从淘宝的官方口径上,特价版正式上线是因为各项基础设施搭建已经成熟,有能力带动产业带升级。
但是显然,圈里并不十分认可这一解释,更愿意相信“淘宝特价版是为了牵制拼多多、京喜”。
因为无论是“特价”“工厂定制”还是“出厂价销售”,这些概念都是拼多多发明,并身体力行了三年多的概念词汇,并且正在成为新电商的标准化配置。
淘宝特价版能行不?
就从我的读者留言评论看,很难。
因为,淘宝的兴衰是阿里自己的路线选择。
阿里是主动把流量从淘宝向天猫倾斜来对抗京东,完成“商家升级”。中小企业可以贡献更多的收入和利润,这在淘宝C店一统江湖的曾经时期,貌似也算正确选择。
只是,没想到突然后院杀出个拼多多。
《孙子兵法》曰,“不胜在己,可胜在敌。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拼多多今天取得的地位,固然是黄峥团队的创新结果,但绝对也受益于淘宝系“自作孽”,让无数的C店小商家无处安身,以至今日。
而阿里今天的反击,靠着模仿拼多多显然是不够的,只能等着看拼多多自己会不会出现战略错误。
一如,饿了么两年前声称要从美团手里夺取地盘,但是只要美团自己不出错,饿了么就毫无建树。
三、用户之喜
从自己开始,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使用拼多多。
因为,谁也跟钱没仇,能捡便宜,为什么不用?
从我个人的购物经历,是先买水果,毕竟不会是我要买苹果,你给我邮寄个榴莲。
再后来开始买袋装食品,只要有生产许可证,质量问题就不是平台,而是应该市场监督或者食品安全的问题了。
最新的尝试,是在拼多多买了一双皮鞋,已经穿了3个月。价格比较恐怖,是平时买鞋价格的“零头”。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想把侵害消费者利益作为其商业模式,淘宝如此,京东如此,拼多多如此,所有电商都如此。
少一些互黑,多一些自强,是社会和消费者之福。
尾声:
昨天在抖音直播买了大樱桃,今天就收到了,头茬儿货,好吃。
有谁在研究在直播带货,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欢迎留言,感谢转发----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