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的狂欢:中年大叔还是萝莉御姐?

标签:
it视频号微信视频号张小龙视频号申请 |
分类: IT业界 |
夜里,好朋友赵雨润发来个消息,说我的视频号被微信官方“微信派”临幸了。
赶紧去看了看,原来“微信派”发布了一条关于视频号的官方指引,里面举例时截取了我的视频号上半个图,哈哈。
这相当于在新闻联播里,作为一个路人甲被拍进了镜头,激动的我赶紧开了一罐啤酒。
一、中年大叔占领视频号?
贺树龙的《燃财经》在3月19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中年危机下的腾讯》。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腾讯正在陷入中年危机,这家21岁的巨头公司已不再年轻,不再像少年一样飞速奔跑。”
真正让这篇文章在媒体圈里刷屏的,是这句话:
“在今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特意提到“短内容”,说这是未来微信要重点发力的方向。没过多久,微信的视频号就上场了。但目前还在灰度测试阶段的视频号,大部分时候,是一些中年人在自拍里指点江山。”
之所以有这样的语句,和作者的从业圈子有100%的关系。因为他的视频号信息流里,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
刘兴亮老师用把扇子来拉升调性,来掩盖他的“晋普”;
赵雨润同学不开美颜绝对不拍照;
曾宪勇老师选择了玩照片或者字幕,避免上镜;
特别是逼得王冠雄老师为了装年轻,都把帽子戴上了,真是难为他了。
这样的一股信息流画风,当然会被媒体圈子把视频号当成是“中年男人的自拍(自嗨)”。
二、可怕的真相
对于媒体群里这些“中年大叔”的讨论,柳华芳同学一针见血的指出:那是因为你老了。
我在视频号的第二条里,就分析了一下视频号不同于抖音、快手、微博的逻辑,就是它高度依存于微信好友关系,虽然它是微信系破天荒地有了“推送”算法机制,也就是能赐予你一点公域流量,但是根本的出发点,还是依存于微信好友关系,从一度关系到二度关系,以此类推,按照“六度理论”就覆盖了全世界手机用户。
决定你能看到什么内容,其实由你的好友在选择,回忆一下就是曾经在互联网时代风靡过的“Digg”(挖新闻)机制。
你看到的都是中年大叔,是因为你的一度朋友圈充满了中年大叔,而这些大叔的二度朋友圈还是大叔。
而我这样社交圈出圈的人,就会在信息流看到的大部分是这样的:
所以,现在这些讨论视频号的内容,可以说是盲人摸象,都觉得自己摸到的是真的。
昨天著名的微商收割机方雨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出:
视频号出来才几天,自己都还没玩清楚,就开始教人怎么赚钱,怎么变现,这和微商圈里的“大师”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事实上,那些“大师”都过的还不错。
三、为什么要开视频号?
有朋友说,自己错过了抖音,错过了快手,怕再错过了视频号。
我想了想,我错过了改革开放,错过了九二下海,错过了IT时代,搭上了互联网的车,与移动互联网错过......
再向前上溯,错过了苏区创建,错过了长征锻炼,错过了延安整风,错过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
但实际上,每天都在有新的机会诞生,每年都在有新的产业崛起。
我的大学生群里,诸多小盆友们都有了视频号权限,但是几乎没人开。
因为普遍性没有觉得这是什么新机会,或者是重大抉择。对于他们,还将有十几个重大历史机遇等着去施展。
中年大叔占领视频号,只不过是中年危机的焦虑体现。
但实际上,中年人的长处,数一数,十个指头不够用。
别为难自己,就把视频号作为一个新事物,以好奇心来对待,合则用之,不合则共之。
记录和展示你的真实生活。
最后:
说句丧气话,如果有人想谋求用视频号做自媒体,搞成大V变现,建议节约一下精力。
短视频MCN们现在只不过是在观望,如果确认完毕了规则,立刻就是大兵团作战,高维打低维,你个人的那点儿流量和影响力,瞬间灰飞烟灭。
说到规则,视频号执行了比公众号严苛的多的多的规则。
还没满月呢,我就受到一次删除警告,而我的一个好友(上面图片里的之一),已经被禁言一天。
【刚发现我的专栏全网阅读过了2000万,开心一下】
----欢迎留言,感谢关注----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