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栋伟实战大学生创业
张栋伟实战大学生创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648
  • 关注人气:179,4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互保”的黑暗面:10%暴利!用户患病越多越赚钱!

(2018-10-23 09:09:29)
标签:

it

财经

相互保

重疾险

网络互助

分类: IT业界

1016日,支付宝又玩出新花样了。由蚂蚁保险、芝麻信用及信美相互联手向蚂蚁会员推出“相互保”服务,号称旨在帮助社会群体实现大病互助。 

0元加入,30万保障”,这个口号如此熟悉,不就是已经运行了2年、获得腾讯投资的“水滴互助”(水滴筹)的翻版么?类似的先行者还有“众托帮”、“轻松互助”,都是千万级用户量的网络互助平台。

 

一、科普:什么是“网络互助”

不同于保险的精算模型,网络互助是走统计学模型。 

保险业是通过对缴费客户的购买保障心理、可以承受的购买费用,对应出险的概率和赔偿额之间,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形成可以获得暴利的金融业务。用户购买商业保险的钱款,大比例用于支付销售费用和盖办公楼,以及其他金融投资,只有很小比例实际用于用户理赔。(记得宝能系大手笔强购万科不?记得安邦的买买买不?) 

网络互助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相同保障需求的人群汇集为一个社群,然后通过“一人有难、众人分摊”的模式,分散资金承担。网络互助的钱款是后付费追缴制,平台不直接收取管理费用,筹资全额都用于用户自身。

 

所以从资金利用率角度,和公益服务角度,网络互助是完胜商业保险的。正因为如此,网络互助在2015年刚刚面世,就被保监会和保险业严厉打压。

 

二、支付宝的“相互保”有什么新意?

“相互保”和网络互助三巨头“水滴互助、众托帮、轻松互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引入了信美相互---国内获得相互保险试点牌照的3家新型保险公司之一。

 

所以从对外宣传中,支付宝和信美相互两方都故意模糊“相互保”和“网络互助”之间的差异。

但其实,相互保≠相互保险,“相互保”是相互保险公司推出的非相互产品,相互保本质上是团险产品,全名是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投保人只有一个:蚂蚁会员(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交费人和被保人是:保民朋友。

也就是说,“相互保”就是一款商业保险产品,并不是网络互助服务。

 

三、“相互保”的坑在哪里

既然相互保是一款保险产品,那么保险业给用户埋的坑自然就都存在。比如: 

1、你不需要时就保障你,你越需要就越不保障你

“相互保”的条款中,如果现在加入缴费,那么你在39岁以下身体健康概率很高时,给你保障额度为30万;等你40岁到59岁时,患病几率高了,你的保障额度就降低到10万了;等你60岁时就直接把你踢出群了。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数据显示,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不断升高。在最需要保障的时候,“相互保”并不能起到作用。

 “相互保”的黑暗面:10%暴利!用户患病越多越赚钱!


2、收你10%管理费,绝对比放贷还暴利

“相互保”在条款中有10%的管理费,这个管理费也是要参保用户分摊!

10%的利润率!

10%的利润率!

10%的利润率!

银行放贷的利润率才4-6%啊。支付宝轻松以社会服务的名义就把钱赚了,要不说马爸爸就是高人!

“暴利还是要有的,万一收到了呢?”

 “相互保”的黑暗面:10%暴利!用户患病越多越赚钱!


3、低门槛拉新,用户出事越多,马爸爸越赚钱!

蚂蚁金服运作5年之久的众安保险,在香港上市后股价很难看。

信美相互挂牌也1年了,没看到有什么成功的产品拿出。

倒是腾讯投资的水滴互助(水滴筹)和轻松互助(轻松筹)一个一个都用户超亿,对阿里系的脸面实在难看。

如今两家抱起来搞个噱头,先以“免费加入”的名义锁定用户数据,然后再一步步展开套路。这个芝麻分拉人的方法,共享单车们已经试过了,拉新效果确实不错!但盈利几无可能。所以“相互保”直接开收管理费,也是顾不着吃相了。

 “相互保”的黑暗面:10%暴利!用户患病越多越赚钱!


现代保险业的目的,不管是商业保险,还是网络互助,都是希望客户少出事,这样就可以少赔钱(少分摊)。

但“相互保”正好相反,它采用的是“收费=赔款×110%”,公司收入实际等于“赔款×10%”,显然,参与者患病出事越多,赔款就越多,“相互保”的实际收入就越高。

 

总体看起来,“相互保”又是一次商业成功,自发布以来几乎每天新增100万用户。套路隐藏在马云光环下,小民们不会认真分辨的。

预祝“相互保”大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