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栋伟实战大学生创业
张栋伟实战大学生创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64
  • 关注人气:179,4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需要keso怎么看?

(2017-03-06 10:56:41)
标签:

it

财经

内容付费

keso

付费阅读

分类: IT业界
张栋伟

大约1个月前,互联网观察家keso,在36氪开办了付费内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简单说,就是他长期以来的《keso怎么看》公众号的首发版。马化腾闻之留言,“应该等我们微信的付费功能”,雷军表示“我看了keso专栏十几年”,我表示,果断支付了198元订阅,虽然我没有下载36氪App。

快一个月了,《keso的互联网洞察》订阅数自然是个秘密,但是我个人可以负责任的判断,这个数字并不好看。与订阅超过8万人,收入或超过1600万元的《李翔商业内参》,以及订阅超过5万人的李笑来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相比,《keso的互联网洞察》曲高而和寡,显然不够性感和功利。

1.
第一次见到keso,我还跟在刘韧老师身边做助理,打理DoNews社区和《知识经济》的杂务。受刘韧邀请,keso入职天际ChinaByte担任总编辑。

我俩一起去电梯口抽烟,keso用夹着骆驼牌香烟的手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10万元支票---在2003年,这是巨款,可以支付3环一套房子的首付。这是他上一任老东家中网公司清算之后,给他这个VG的遣散费。我很好奇他将要在哪个片区买个房子,以便让自己暂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我要买一辆车,看好了一款捷达,下午就去交款”。
“为什么不买房子?”
“为什么要买房子?我现在可以租到房子住。”
“为什么要买车?”
“周末可以带着我养的狗去郊区。”

2.
2004年,盛大网络异军突起,并立刻如日中天。

陈天桥抓住了中国娱乐业的机遇,一跃成为中国首富。这个行业,还将再造就丁磊、朱骏、史玉柱等一系列的新贵。

就在全社会围着盛大和陈天桥们捧臭脚的时期,keso敲下了几行字《我不认识那个人》。

3.
看keso的文字,类似于看鲁迅说的“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基本上不讨喜。

有人说中国目前处在信仰缺失的年代,我却以为是恰恰相反,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从来没有过如此团结一致的信仰---金钱至上。国家实施着重商主义,媒体传播着拜金主义,朋友圈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发财秘籍。在这样的语境下,《keso的互联网洞察》的生命力,就很令人生疑。

4.
36氪媒体业务总裁冯大刚,是一个谦恭内敛的好青年。参与了《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办,并在数年后基于对企业的洞察,成为经纬创投的投资人之一。

keso在36氪开办专栏,想必是这两位长期专注于财经角度看问题的老同事合谋的结果。至少,给后来者传达一下36氪的内容调性,看看首批“开氪”的组成:“投资人的秘密”、“硅谷早知道”、“5分钟创业课”、“300天品牌思维修炼”、“keso的互联网洞察”,大约可以略知一二。

只是,上面的这几个栏目名称,你是不是觉得,我也可以写?或者说,你也可以写?

5.
事后的评判,总是容易的。
事中的洞察,则不是那么容易。

洞察问题所在,相对是容易的。
指出解决方向,相对是困难的。

冯大刚在天极ChinaByte、《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周刊》等多年的阅历,成就了向投资经理的升华。企业见得多了,谎言就更容易分辨;
keso在业内看了20年,有机会了解并实际上确实了解很多企业表象之下的实情,自己也从业过企业的实际运作,是不是有可能不仅仅做个看客和说客,而进一步上升到咨询和指导。

keso除了您怎么看,是否在文后可以加一个:我的建议123。

6.
所以,我其实不并需要《keso怎么看》,而是《keso怎么干》。

最后一个小段子:
当初第一次见到keso,其实第一眼是在电梯里先遇到了。我当时的想法是:我靠,唐骏怎么来紫金大厦了~
我们需要keso怎么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