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收藏: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母婴手册(连载二)

(2016-09-19 12:19:30)
标签:

健康

育儿

it

保险

财经

分类: 随想随说

 必收藏: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母婴手册(连载二)


母婴分离时如何增加及保持泌乳量

在母婴分离时,母亲应该保持泌乳量,做到2—3小时挤奶一次,相当于婴儿吸吮,每次挤奶不得少于30分钟,使泌乳素水平达到高峰,为下次产奶做准备

怎样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的母乳:

1、 喂奶开始时,母亲感到宝宝慢而有力的吸吮,喂奶时母亲有下奶感,随着婴儿吸吮可以听到连续吞咽声,婴儿吸吮一段时间后,主动松开乳头或含着乳头入睡

2、 两次喂奶间宝宝有满足感,能安静睡眠2—3小时

3、 同时还要观察宝宝的小便次数,如果只给宝宝母乳不添加任何辅食和水,宝宝每天有六次以上小便,说明每天吃进了足够的奶量

4、 婴儿体重每月增长不少于500

 

每日哺乳的次数

每日哺乳的时间取决于婴儿的需要,应每次哺乳达8—12次,每次约30分钟,因哺乳30分钟后催乳素水平在血液中能达到高峰,使乳房为下次哺乳而产奶,经常性的吸吮,除了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外还能使乳汁分泌的早些,预防奶胀等

研究表明:

吃奶的速度快慢,婴儿射入的奶量是相同的,如果让吃得慢的婴儿在未吃完时停下来,他就吃不到足够的奶,更有可能吃不到他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丰富的后奶,后奶脂肪含量高

 

按需哺乳:

当婴儿啼哭或母亲觉得该哺喂的时候,就抱起婴儿哺喂,这就叫按需哺乳

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除母乳外不给其他食物,或除了母乳、维生素、矿物质、药物外,不给其他食物。时间为出生4—6个月的婴儿

 

挤奶的适应症

正确的挤奶方法可以帮助母亲建立射乳反射并成功母乳喂养

1、 促进泌乳

2、 乳胀

3、 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

4、 母婴分离,母亲工作或外出时,母亲或婴儿生病时保持泌乳

5、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没有吸吮能力时

 

建立射乳反射

射乳反射对乳汁从乳房中流出起重要作用

一、      心理准备

1、 建立信心

2、 尽量减少疼痛和焦虑

3、 帮助母亲对婴儿建立美好的想法和感情

4、 单独一人,安静地坐好

5、 有支持她的好友陪伴她,特别在有挤奶经验的母亲相伴时,更容易成功

6、 抱着婴儿,尽可能进行皮肤与皮肤的接触。挤奶时可把婴儿放在腿上或看着婴儿,如果母婴分离,看着婴儿的照片也有帮助

二、      喝一些热饮

喝一些热饮如牛奶、汤类,但不要喝咖啡和浓茶

三、      热敷乳房

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乳房或热水淋浴。用手指轻轻揉搓或牵拉乳头,轻柔地按摩或拍打乳房,也可用指尖从乳房上方向乳头处轻轻叩打或用梳子梳理

四、      按摩后背

母亲取坐位,向前弯曲,双臂交叉放在桌边,将头枕于手臂上。脱去上衣、使乳房松弛、下垂,医务人员或亲属在脊柱两侧向下按摩。双手握拳,伸出拇指,双拇指用力点压、按摩,以小圆周运动形式向下移动,方向为颈部到双肩胛旁,持续按摩2~3分钟

 

挤奶的方法

一、      人工挤奶的方法

1、 准备好容器,如大口径的杯子、玻璃瓶。使用前用洗涤灵和水将其洗净并用开水煮沸消毒

2、 让母亲把手彻底洗净

3、 坐或站均可,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

4、 刺激射乳反射

5、 将容器靠近乳房,把拇指及食指放在距乳头根部2cm处,两指相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

6、 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可导致乳腺导管阻塞

7、 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

8、 反复一压一放

9、 从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按压乳晕,压乳晕的手指不应有滑动或摩擦式动作,应做类似于滚动式的动作

10      不要挤压乳头,因为压或拉乳头不会出奶,同样,婴儿只吸吮乳头也不会有奶

11      侧乳房至少挤出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数次,双手可交换使用,以免疲劳。为挤出足够的乳汁,持续时间应以20~30分钟为宜

12      在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下,婴儿吸吮完母乳后,也可使用吸奶器再吸10分钟

二、      吸奶器挤奶的方法

1、 使用频率

分娩后6小时内用吸奶器按摩刺激乳房,间隔3小时一次,每侧乳房3~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2、 吸奶器的选择

手动吸奶器、电动吸奶器

三、      挤奶的时间

分娩后6小时之内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1次,注意夜间也要挤奶。一侧乳房挤3~5分钟换另一侧,反复进行,双手交换使用避免疲劳,每次挤奶的持续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若使用吸奶器,则持续时间应以10~15分钟为宜,避免过度负压对乳头造成损伤,不应出现疼痛,可在挤奶前涂抹乳头保护霜(食品级)

 

母乳的保存及消毒

一、      母乳的保存

1、 母乳的保存的时间:25~37摄氏度室温下可保存4小时,15~25摄氏度室温可保存8小时,但要注意不能保存在37摄氏度以上的条件下。冰箱冷藏室在2~4摄氏度的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将母乳用母乳保存袋置于冰箱冷藏室最冷的部位。冰箱冷冻室内保存(-18摄氏度以下),可保存3个月

2、 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每次挤出乳汁后,应将储乳容器置于冰箱的冷冻室(-18摄氏度以下)。在送到医院之前将容器从冰箱内取出,放入保温桶,周围放置冰块,维持冰冻状态送至医院。

3、 家长送来的储乳容器上应标注姓名、日期和送奶时间,将容器放入母乳专用冰箱冷藏室(4摄氏度以下),在24小时内使用,不能用完则丢弃。使用前应再次核对姓名和送奶时间

4、 应按照母乳收集时间的先后顺序使用。母乳在保鲜时间内喂哺自己的婴儿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消毒。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母乳先置于冰箱冷藏室待其解冻,使用前可在37~40摄氏度温水中加温(也可使用温奶器),不要使用微波炉或煮沸加热。每次按喂养量取出母乳,不要反复加热,如加热后没有吃完则丢弃

5、 为保证乳汁不被细菌污染,挤奶时应注意手及储乳容器的清洁,最好不要把乳汁与其他物品置于同一冷藏、冷冻箱

二、      巴氏消毒法

对于捐赠的母乳,应进行巴氏消毒,即将乳汁放在62.5摄氏度恒温箱内进行30分钟消毒,此方法既除掉了母乳中的细菌,又没有破坏母乳中的成分。注意消毒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脐带护理

胎儿出生后,脐带被扎结、切断,留下呈蓝白色的残端。几小时后,残端就变成棕白色。以后逐渐干枯、变细,并且成为黑色。一般在出生后天6—10内脐残端脱落。脐带初掉时创面发红,稍湿润,几天后就完全愈合了。以后由于身体内部脐血管的收缩,皮肤被牵扯、凹陷而成脐窝,也就是俗称的肚脐眼

一般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就应将包扎的纱布打开,不再包扎,以促进脐带残端的干燥与脱落。处理脐带时,洗干净双手后捏起脐带,轻轻提起,用75%的消毒酒精棉棒,围绕脐带的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迹全部擦掉,每日1~2次,以保持脐根部清洁。同时,还必须勤换尿布,避免尿便污染脐部

如果发现脐根部有脓性分泌物,而且脐局部发红,说明有脐炎发生,应去医院治疗

 

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开始在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会出现轻度的黄染,而手心和脚心一般不出现黄染,在生后一周到十天会自行消退,在此期间吃奶、睡眠以及生长情况均好,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其它不适表现,如果查血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

 

为什么宝宝会发生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因为胎儿氧气比较缺乏,需要有很多的红细胞来补偿每个红细泡带氧量的不足。宝宝出生后,可以直接吸氧,氧气的供给就充分了,不再需要过多的红细泡来带氧,于是这些多余的红细泡就被机体破坏,产生了过量的胆红素。胆红素要靠肝脏转化才能排出体外,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健全,过量的呈黄色的胆红素就积聚在血中,当超过一定量时,就把皮肤、黏膜和眼白染成黄色了。生理性黄疸对小儿健康一般无影响,不需特殊处理

 

如何解决宝宝黄疸?

1、 早产儿消退慢:如果宝宝是个早产儿,黄疸的消退一般会慢一些,可能持续3周甚至更长一些,但黄疸应呈逐渐减轻倾向,一般情况好。否则应及时就诊

2、 如果宝宝完全采用配方奶粉喂养,生后2周黄疸仍然明显,应立即就诊

3、 母乳性黄疸不用担心: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生1周后黄疸仍然明显或继续加深,但精神好,胃口好,大便黄,体重增长良好,通过检查没有异常,一般可以认为是母乳性黄疸。一般停母乳3天后黄疸减退,停5~7天后黄疸明显消退。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除非黄疸程度太深)。由于暂停母乳喂养可能给孩子或母亲带来不适,在黄疸不严重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细心观察,母乳性黄疸通常在生后2~3个月内完全消退

 

内容较多,一篇文章难以刊载,将陆续连载发出。请关注本公众号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