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电影市场概述(下)
(2010-08-10 23:22:39)
标签:
万达电影院线票房金逸北京娱乐 |
分类: 随想随说 |
十大院线添新军,北京万达仍领头
自实施院线制8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主攻二、三线城市影院市场的广东大地数字院线,也能跻身今年上半年十大院线行列(见表4)。
表4:2010-2009年上半年十大票房院线对比表
2010年1-6月 |
2009年1-6月 |
对比 |
||||
名次 |
院线名称 |
票房/万元 |
名 次 |
票房/万元 |
+ 万元 |
+ % |
1 |
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 |
70622 |
1 |
33105 |
37517 |
113.33 |
2 |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
60224 |
2 |
30538 |
31666 |
103.69 |
3 |
深圳市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
47615 |
4 |
23796 |
23819 |
100.09 |
4 |
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
45461 |
3 |
27235 |
18226 |
66.92 |
5 |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
37659 |
5 |
22341 |
15318 |
40.68 |
6 |
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
33256 |
6 |
17603 |
15653 |
88.92 |
7 |
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 |
19085 |
7 |
9863 |
9222 |
93.50 |
8 |
广东大地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
17044 |
13 |
3370 |
13674 |
405.76 |
9 |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
16590 |
9 |
8038 |
8852 |
106.39 |
10 |
辽宁北方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
15445 |
8 |
8852 |
6593 |
74.48 |
|
世纪环球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
|
10 |
5646 |
|
|
|
十大院线票房合计 |
363001 |
|
187017 |
180540 |
96.54 |
|
上半年总票房 |
484064 |
|
255300 |
228764 |
89.61 |
|
占上半年总票房 |
74.99% |
|
72.25% |
|
|
从表4看,北京万达、四川太平洋等5条院线的票房增幅超过100%;广州金逸珠江、浙江时代增幅在90%左右;增幅最低的北京新影联也超过40%。北京万达院线依靠分布在全国各地50多家自建品牌连锁影院的优势,以超7亿元票房成为全国院线之王。广东大地数字院线由一条不起眼,主攻二、三线城市的数字院线,跃升为城市主流院线。今年上半年1-6月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票房收入不仅比2009年同期增加4倍之多,还成为唯一条票房收入超过去年全年总票房的院线。中影星美、深圳市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主要借助中影集团的影响力,吸引优质影院加盟。中影星美拥有星美国际、中影国际、中影南国和UME国际等多个品牌影院连锁店,得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深圳市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则主要依靠广州飞扬影城、重庆和广州UME、深圳保利和百老汇等优质影院加盟,提升院线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快速发展。
我国实施院线制的目的在于激活市场,一个地区如果参与竞争的院线越多,市场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市场蛋糕就会越做越大。为此,多条院线竞争催生十大票房地区,票房合计35.25亿元,占2010年上半年全国总票房的72.83%(见表5)。
表5:2010年上半年十大票房地区排行榜
名次 |
地区 |
票房/万元 |
拥有院线名称 |
1 |
广东 |
81679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中影南方、广州金逸、广东大地、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保利万和、四川太平洋、深圳深影等 |
2 |
北京 |
53790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中影南方、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广州金逸、保利万和、时代今典、九州中原等 |
3 |
上海 |
45599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和、世纪环球、上海大光明、广州金逸、广东大地、时代今典等 |
4 |
江苏 |
34777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和、江苏东方、盛世亚细亚、浙江横店、广州金逸、广东大地、浙江时代等 |
5 |
四川 |
34037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四川太平洋、四川峨眉、保利万和等 |
6 |
浙江 |
33466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浙江时代、浙江横店、温州雁荡、浙江星光、上海联和、广东大地、广州金逸、河南奥斯卡等 |
7 |
湖北 |
21705 |
北京万达、湖北银兴、武汉天河、广州金逸、浙江横店、广东大地等 |
8 |
辽宁 |
17160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辽宁北方、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广州金逸等 |
9 |
河南 |
15948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河南奥斯卡、保利万和、浙江横店等 |
10 |
重庆 |
14363 |
北京万达、中影星美、中影南方、广州金逸、保利万和、浙江横店等 |
合计 |
|
352524 |
上半年全国总票房的72.83% |
从表5看,排名第一的广东地区,共有10多条院线参与竞争,其中有8条是进入今年上半年全国前10名的院线。北京万达作为全国最大的院线,在全国10大票房重镇都建有资产联结的影院。重庆、河南等地区,至少也有5条以上的院线参与竞争。说明一个地区多条院线竞争并不是坏事,而是成为激活市场的催化剂。
高新技术助推,影院排名变阵
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能保持持续健康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幕数量的增加和新技术的运用。截至6月30日,全国新增影院149家,银幕596块,接近2009年全年的增长水平。其中,技术含量高的3D数字银幕增加500块,占新增银幕83.89%。由于今年3D数字大片多彰显威力,使十大票房影院的票房收入都超过3000万元,而2009年超3000万元票房的只有1家(见表6)。
表6:2010-2009年十大票房影院对比表
名 次 |
2010年上半年 |
2009年上半年 |
对比增加 |
2009年十大票房影院排行榜 |
|||||
影院名称 |
票房/万元 |
名次 |
票房/万元 |
万元 |
% |
影院名称 |
票房/万元 |
备注 |
|
1 |
北京UME华星 |
5504 |
6 |
2149 |
3355 |
156.12 |
广州飞扬 |
3556 |
统计方式不同 |
2 |
上海和平影都 |
4190 |
15 |
1684 |
2506 |
148.81 |
武汉万达 |
2669 |
|
3 |
深圳嘉禾 |
4060 |
5 |
2195 |
1865 |
84.97 |
北京首都华融 |
2411 |
|
4 |
重庆UME/江北 |
3905 |
7 |
2141 |
1764 |
82.39 |
上海永华 |
2254 |
|
5 |
北京首都华融 |
3881 |
3 |
2411 |
1470 |
60.97 |
深圳嘉禾 |
2195 |
新增5厅 |
6 |
北京万达石景山 |
3301 |
50 |
837 |
2464 |
294.39 |
北京UME华星 |
2149 |
|
7 |
福州金逸 |
3239 |
11 |
1838 |
1401 |
76.22 |
重庆UME影城 |
2141 |
新增5厅 |
8 |
天津万达 |
3201 |
9 |
2003 |
1198 |
59.81 |
北京星美 |
2110 |
|
9 |
武汉万达 |
3046 |
2 |
2669 |
377 |
14.13 |
天津万达 |
2003 |
|
10 |
上海永华 |
3020 |
4 |
2254 |
766 |
33.98 |
北京万达 |
1978 |
|
|
合计 |
37347 |
|
20181 |
17166 |
85.06 |
比09年增51.15% |
23466 |
+13881 |
从表6看IMAX显神威,增幅超过1倍以上的3家影院,均为拥有IMAX银幕的影院,北京最早拥有IMAX银幕的华星影城,从上年同期的6名跃上第1名;全国最早安装IMAX银幕的上海和平影都,从15名进入第2名;北京万达石景山店更是因安装了IMAX银幕,从50名迅速上升到第6名。而增幅达80%以上的深圳嘉禾、重庆UME江北店,在去年下半年二期扩容,且新增5个厅全部安装3D数字银幕;福州金逸、上海永华、天津万达等,都是在原规模的基础上进行3D数字影厅改造的急先锋。
近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多厅影院已遍地开花,同质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广州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就有广州华影星美、上海联和、中影火山湖等10多家按五星级标准兴建的多厅影院。为此影院与影院之间不仅拼的是管理、服务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拼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前瞻意识。广州华影青宫影城的经营管理者,在去年下半年的3D大片《冰河世纪3》等火爆上映时,就意识到赢得3D市场就赢得发展先机的超前经营理念,将原有几十座小厅的3D设备改安在300多座的大厅,再加装了2个200多座的3D大厅。在《阿凡达》上映时憋足马力,3个大厅齐上3D片,用4个不足100座的小厅放映同期上映的胶片电影。既缓解了《阿凡达》一票难求的压力,又为影院赢得了商机。今年1-6月,票房收入270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655万元增加1045万元,增加63.14%。
对于影院建设来说,投入巨资进行3D数字银幕改造,花1000多万元安装IMAX影院设备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大多数影院、特别是隶属上级主管部门的国有影院来说,要拿出巨资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就不是件易事了。作为隶属于广州工人文化宫的广州市一宫电影城的决策者,根据自身的实际不与新建影城拼3D银幕数量,仍保持1+1+4(1个3D数字影厅+1个2K数字影厅+4个35毫米胶片厅)的经营格局,主打促销中小国产影片牌也能取得成功。一是围绕有别于其他新建现代化影城的观众定位,抓住春节档期黄金周粤语贺岁片批量上市的机遇,主推国产片和港产片。在春节期间借助,2月14日举办一年一度的浪漫情人电影夜活动,单日票房收入23.7万创历史之最。二是发挥粤港地缘、风俗习惯同宗同气优势,侧重促销港产片。港产贺岁片《72家租客》取得100多万元,比引进3D大片《阿凡达》的票房还高;在全国只收200多万元票房的小制作影片《矮仔多情》,在该影城却收到41.3万元;在其他地区上映成为市场匆匆过客的《志明与春娇》,在该影城能持续排映20多天,票房收入13.23万元。2010年上半年,广州市一宫电影城票房收入9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3万元,增幅达48.9%,超过进入全国十大影院排行榜中的某些影院增幅。
作者:范丽珍
载于《中国电影报》20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