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中国(谷歌)证实了其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离职创业的消息。
为了表明这一离职不会对Google产生影响,Google表示透露出其所设置的大中国区市场总监黄蕙雯和原王怀南负责的业务部分重合。不但如此,其亚太区市场总监一职是采用“双核”设置,是两个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为外籍人士。王怀南离职后,其职责将由另外一个外籍亚太区市场总监行使。
好一个双核!
2000年时初进外企,知道了Backup一词。在每个岗位的背后,都指定了作为自己工作的临时代替人。这种本来很善意的岗位设置,既满足了现职位人员偶尔请假的需求,还对被指定Backup的员工有了对未来晋升的想象空间。不过这种Backup上升到了高层职位,那些手持大权的Backup,一定是早日谋求转正;而坐在那把椅子的屁股,恐怕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挪动----企业的金字塔结构,注定了越向上职位越少。
于是,微软中国与微软亚太的重合设置,几乎已经成了外企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经典案例,并以每两年一轮大换血的速度更换中国公司领导人,一直到陈永正同时兼任了两个职位为止----陈永正也籍此创造了开创历史的业绩。
同样以互联网见长的雅虎,一样在中国经历了同样的折磨,只是一直到陈宏守离去,关重远还是不愿意直接兼任出力的中国总裁职位,于是我们继续看着包括周鸿一在内的总裁轮迭,现在这一职正由谢文顶着,我们且候着看吧。
向以公正开放的行头在中国市场行走的Google,竟然采取了这么有趣、人性化的措施,充分考虑了员工可能志在四方的未来理想,的确很对得起所谓不作恶的旗号。
王怀南承认“离职不是合同原因。事实上Google中国大多数人都与Google签订的是两到三年的合同,即使是一年期的短期合同,也多附带有自动续约的条款。
再想想关于周韶宁的离职传闻,不也一样处在一个李开复的“双核”联合总裁制度的Backup里么?
给Google取名“谷歌”的王怀南不想被Backup了。
我们且等着看下一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