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茶品审评录

标签:
大昌号普洱茶审评风骨布朗山 |
分类: 茶品鉴赏 |
为人为文,须有风骨。
文无风骨,缺乏观点,脂粉文章,几多笔墨,浪费阅读时间,终成“谋财害命”。
为人亦然,有风无骨,肆意妄为,浮萍生涯,没有定性,难成气候;有骨无风,顽固不化,故步自封,刚愎自用,难以服众;惟风骨兼具,自然倜傥。
普洱茶,与文、与人相同。
“香”、“甘”、“苦”、“涩”乃普洱茶之四大金刚,缺一,皆不为茶,惟四者配比恰当,茶才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香”是对茶客的诱惑,是媚眼,“香”过即腻,茶香,非藏香、香水可比。
“甘”是对茶客的贿赂,是引诱,茶“甘”不如饴糖,但茶中寻“甘”者,趋之若鹜。
“苦”是大刹,孤立的“苦”,茶客避之不及,是对茶客的历练,苦而能化,化而怡神,乃上“苦”。
“涩”是皱眉,其实是生津的前奏,如风般吹过,迅速生津,乃“涩”正。
“苦”、“涩”得当,乃骨,“香”、“甘”协调,乃风,有风有骨,佳茗也。
丙申秋,偶得布朗山散茶,古树,乃癸巳春茶,价格相宜,极为亲民,屡次品来,惟有“风骨”两字,可以注解此茶之风韵。
还是细细审评此茶:
看干茶,存放已经三年有余,无杂异味,茶香依旧,茶色微微褐红:
看看茶饼,条索粗壮、肥硕,微微褐红,转化已经开始:

包绵纸,延续大昌号饼茶设计风格:
包笋壳,扎竹篾,传统些:
取茶八克,盖碗开汤,客观审评:
用水:珍茗金龙水,沸水开汤:
看看汤色,已现橙红:
嗅香气,纯正,花香突出,略现蜜香,品滋味,涩不见,苦突出,回甘迅速,滋味醇厚,汤感硬朗,有力道,耐泡,谓之“风骨”,很是贴切。
依次看看各泡汤色:





看看叶底,活性足,微微的转化,在叶底上更为明显:
细看叶底:
看各泡茶汤及叶底合影,避免色差。

已经上市,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