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2009-05-30 20:58:16)
标签:

品饮

普洱茶

昔归

邦东

临沧

分类: 茶品鉴赏

    找了很多茶界好友,还是没获得满意的09昔归茶。

    近日,偶得数十公斤08年昔归明前春茶,很是欣喜。该茶一直以散茶形式保存在临沧市区,主人很经心,保存尤为完好。

    看看干茶及其特写: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开汤,看看茶底及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出完汤的汤色及茶底: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还是一泡一泡的看汤色。这是第一泡的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这是第三泡的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这是第五泡的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这是第七泡的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这是第九泡的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这是第十一泡的汤色: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来个茶底汤色打集合,避免光线差异。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细看叶底: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特写叶底,能看到右数第二片叶子手工杀青出现焦片的痕迹,这样的叶片很少,很少量存在,也是很合理的。
 
邦东昔归品饮新认识
 

    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有人说“昔归”是“临沧班章”,过去喝得少,认识不多,我也这么认为,可能是指“价格”吧,我近日品饮下来,发现昔归与班章,完全是两种风格,各有千秋,老班章过于刚烈,昔归就幽雅多了,前面数泡,滋味很饱满、强劲,较适合男性品饮,后面数泡,兰韵,冰糖香,女性品饮就很舒服了。 

    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忙麓山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

    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离村委会12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200毫米。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

    1970年实行集村运动,忙麓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昔归村居住。从那时起,昔归村每年精制100公斤昔归茶上交县上。当时茶农们称之为“县委茶”,县里之所以选中昔归茶作为接待礼仪用茶,其原因莫不由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