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天然气 |
分类: 能源 |
美国页岩气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新世纪以来的重大技术突破,目前已成为页岩气技术全球领先、产业化最成功的国家。2011年,页岩气占整个天然气产量的28%。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使其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大大提高了本国能源自给率,降低了能源对外依存度,甚至提出了“能源独立”的日程表。美国页岩气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因素:
一是竞争开放的开发体制。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准入门槛低,勘探开发主体多元化。美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主要由中小公司推动,目前有数千家页岩气公司。2006至2010年间,85%的页岩气产量由中小公司生产。中小公司在率先取得技术和产业突破后,大公司则通过收购和兼并中小公司参与进入市场,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存发展的市场竞争格局。
二是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美国油气专业服务公司门类齐全,自主研发仪器装备,专业化程度高,比如,地震公司、钻井公司、压裂公司等等。在页岩气产业链中,某专业公司在完成本环节服务后即可退出,转由下一环节的服务公司接替,形成了相互衔接、配套服务的局面。由于高度分工,页岩气开采的单个环节投入小、作业周期短、资金回收快,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开采领域。
三是市场化的管网运行和价格政策。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美国天然气价格的放松管制、天然气开发和运输业务的垂直分离以及发达的天然气管网设施密切相关。美国天然气管网总长约50多万公里,大大减少了页岩气在开发利用环节的前期投入,降低了市场风险。同时,天然气开发和运输的全面分离,运输商对天然气供应商实行无歧视准入。政府在对管道运费进行监管的同时,完全放开天然气价格,有力支持了页岩气开发的商业化。
四是科技创新、税收等激励措施。美国政府重点支持页岩气技术研发,并在初期对上游开发实施税收优惠。美国政府于上世纪70年代,就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页岩气基础研究、资源潜力评价和前期技术攻关。到90年代后期,研发工作就主要由油气公司负责,政府则通过设立研究基金的方式来支持相关研究。1978-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对页岩气等开发实施长达15年的补贴政策,州政府也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对油气行业实施5项税收优惠,大大地鼓励了中小企业的钻探开发投资,有力地扶持和促进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