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过年
(2010-02-18 22:29:08)我想会不会有人一看这标题,就会联想到我过年少做了几个菜,省些碳火呢?如果真有这么想的,恭喜您,说对了。
低碳这个词忽然变得很流行,其实自从张弛同学去美国读书,我的生活就非常低碳了。比如说,旅行是碳排放很高的一件事,从2008年4月我新换了一本护照,上面干干净净一个章也没盖,转眼就快两年了。除了不出国,国内的旅行也极少。而且我很少吃肉,尽量不吃活的东西,多吃蔬菜,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想着减肥,因为在减排的同时也等于减了肥了。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少吃一口的时候尽量少吃一口--这个有时候不是太好做到,我很喜欢那种吃得饱饱的,然后像小米饭那样一焖的那种舒舒服服的感觉,我觉得就像蛇吞了一头象,内心是多么地充实啊!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少买一些不那么必须的东西,让给比我爱买东西的人去买,省得收拾起来麻烦,最主要的还是节能减排,只是拉不动内需了,这可怎么办?
所以我很困惑,我经常不知道有些事该怎么做才好,比如是节能减排重要,还是拉动内需重要?是眼前重要,还是长久重要?是让自己高兴重要,还是让上线高兴重要?是鱼重要,还是豆腐重要?是重要重要,还是没那么重要重要?
春节期间和女友去看了一场电影《全城热恋》,这部电影准确的名字其实叫个《全城热》就齐活了,因为看不到什么恋。是一部瞎编的电影,没有一点真生活或者说真生活的影子。回家之后我就在微博上写了一句,大意是这部电影没啥看头。我们家眼儿媚看见了,机灵地捂紧了钱包,低碳了。小默默同学没有及时低碳,进了电影院,结果看到三分之二处就出了电影院街上逛去了。说明,虽然艺术没有标准,但我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标准的。
大年初二朋友约吃饭,请客的是同事也是领导,一位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一位是主人带来的朋友,宾主很是高兴。饭前饭后主人提议打扑克,我已经有许多年不三陪打扑克了,可是这不是过大年嘛,就毫不犹豫地抓起了牌。
打牌的规则是临时说的,好在我们都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一遍听下来就都听明白了,一把之后就已经有些经验了。其中有一条,就是叫主,主也分大小,按花式分,再按大小猫分,大的可以吃小的,相当于,处长和科长对话,处长可以对科长喝道:“你给我闭嘴!”或者,“你给我出去!”当然了,处长一般比较有修养,不会这么干的。就是打个比方而已。这一局的牌,主人叫了三次主,我手上正好有成对的大小猫,结果三次我都把主人的两张主吃了进来,还给他的是两张最次的牌,有一次还把两个十分送给了他,让他顶雷。--这位是同事也是领导,虽说牌桌上面无大小,但遇着这么不懂事的董事,他也得胜任啊。我们共同的那位朋友批评我说:你吃了人家的,还拿人家的,有你这样的嘛?
闲来看了看韩寒的博客,觉得他好些文章写得非常犀利非常好。特别喜欢他对一些社会生活公共领域发表的看法,他说得真是到位。我供职的单位似乎习惯性地把人民日报或者CCTV作为事业伙伴与竞争对手,作为其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我个人认为我们单位可以考虑把人民日报和CCTV作为事业伙伴,而把韩寒同学作为竞争对手,或许这样更加有利我们的进步与发展。
看了一本书,那么厚一本书居然看不出作者的观点,作者可能想的就是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话说这也没有什么错,但是,您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一块儿堆我们面前,而且一个不得罪面面俱到地罗列出各家之说,您到底想让读者怎么判断呢?我以为作者不明显地说出自己的态度,其实他的态度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对一件事愤怒,他的愤怒可以是压抑的,不表露一点,但就像碳中的火,读者能明确地感觉到有那样一种东西存在。所以我想说,真实呈现是一回事,鲜明的态度又是一回事。
有些杂志可以这么干,因为它是“杂志”。但是一本书,可能这样做就不够劲道,因为读者可能期望得更多。
由此想到,少出不够水准的书,其实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