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坛飞将乔大壮墓园落成

(2019-04-07 16:14:04)
标签:

杂谈

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乔”,与钱钟书惺惺相惜

词坛飞将乔大壮墓园落成

4月5日,成都双流区金桥镇,乔大壮新墓园落成,乔大壮之子乔新在现场诵读祭文。

词坛飞将乔大壮墓园落成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刘贤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罗田怡摄影报道
  4月5日,清明节。
  上午10点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成都双流区金桥镇,乔大壮新墓园落成。墓园由乔大壮夫妇及其祖父祖母墓群、纪念碑坊和道路工程等构成。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理事郭强,著名书法家姚德淳等为墓园创作了联语、碑记。
  在文化界,乔大壮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乔”的“南乔”,他又被称为“词坛飞将”,与钱钟书惺惺相惜。
  当天,来自社会各界的民间学术团体、学者、专家100多人现场见证,向乔大壮墓园献花,随后还举行了“乔大壮文化研究座谈会”,深入讨论建设乔大壮纪念馆、征集有关文献资料、研究乔大壮书法篆刻艺术及诗词作品。
  钱钟书38岁那年,风华正茂,《围城》出版一年,读者众多。当年,钱钟书曾执弟子礼拜访过乔大壮,在《赠乔大壮先生》这首诗里,钱钟书表达了自己对乔大壮的尊重和敬仰:“一楼波外许抠衣,适野宁关吾道非。春水方生宜欲去,青天难上苦思归。耽吟应惜拈髭断,得酒何求食肉飞。着处行窝且安稳,传经心事本相违。”
  乔大壮后来自沉于苏州平门梅村桥下,次日发现遗体,还悬一名片,书名“责任自负”。
  乔大壮自沉前六日,从南京给钱钟书寄出了酬答钱钟书的诗《次韵报钱默存》,南京、上海两地距离很近,钱钟书收到诗稿的同时,或许也同时得到乔大壮自沉的消息。
  钱钟书晚年,曾对自己和乔大壮的这段翰墨缘有过感叹,发出“尔后音问顿疏。旋复人天永隔,伤逝怀旧,哀思难任”的悲悼之念。
  钱钟书与乔大壮的翰墨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有接续。当时,乔大壮的女儿乔无疆为编纂乔大壮遗著,特致信钱钟书为乔大壮书写序。钱钟书虽然回信婉拒,但言辞恳切。钱钟书以为,当世名流,没有哪一个有资格为乔大壮著作写序,更赞赏其卓然迈俗,有识皆知。
  (钱钟书与乔大壮的渊源故事《一楼波外许抠衣——钱锺书与传奇名士乔大壮》,本报副刊《宽窄巷》4月2日曾报道)

声音
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我们对乔大壮的研究不够

  4月5日,在乔大壮新墓园落成仪式现场,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接受了媒体采访,他直言:“我们对乔大壮的研究不够!”
  “除了在诗词、篆刻、书法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乔大壮在法文翻译等领域也建树颇丰,是成都近代文化名人中一颗闪耀的明星,遗憾的是,研究者甚少,老百姓对他也不太了解。”谭继和对此表示很惋惜。他说,到了新时期,我们对历史名人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今天,我们不仅仅是纪念一个词坛名人,而是看见了中国近代史从开端到结束的代表人物,值得我们保护。”
  在谭继和看来,新墓园的落成,有助于继续发掘、推广乔大壮先生更多的闪光点,还将会与其邻近的彭镇刘沅墓一体,形成双流区乃至成都市新的乡愁文化地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