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尝试用3D技术帮助修复逝者遗容

(2019-04-06 01:10:04)
标签:

杂谈

中国尝试用3D技术帮助修复逝者遗容

3D打印机正在打印仿真品“手掌”模型的基座 新华社记者李雄鹰 摄

新华社广州4月5日电(记者李雄鹰)在广州市殡仪馆新设立的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内,一台特殊的3D打印机正在运转。

在机器轻微的运转声中,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防腐组工作人员于佳琦(化名)说,这家殡仪馆正在尝试引入新技术,帮助修复因为在意外事故中受损的遗体。

“我们想让逝者更有尊严地离开。”她说。

中国尝试用3D技术帮助修复逝者遗容

工作人员正在对仿真“人脸”栽眉毛处理 新华社记者李雄鹰 摄

清明节是中国民众祭奠逝者、表达哀思的日子。今年清明节前,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这一服务包括面部以及身体部位多个器官的修复。

遗体修复工作古已有之。广州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都有因交通事故、火灾、坠落、矿难等意外过世的人,且常常因为面部受损或变形严重而无法举行告别仪式。遗体的受损,更是加重了逝者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

中国尝试用3D技术帮助修复逝者遗容

工作人员正对仿真品进行后期化妆 新华社记者李雄鹰 摄

广州市殡仪馆每年要修复的遗体通常在30具左右。于佳琦说,这些修复大部分集中在面部,“虽然数量不大,但每一次修复成功,对家属来说都是极大的安慰,也是给逝者最大的尊重”。

为让逝者有尊严地告别世界,给生者更多慰藉和人文关怀,广州、北京、上海等多地都在探索将现代科技引入遗体修复工作。

中国尝试用3D技术帮助修复逝者遗容

一台与电脑相连的3D打印机正在快速运行 新华社记者李雄鹰 摄

以往,遗体修复工作通常由手工完成,主要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修补和重塑。这一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通常进行一次脸部修复,就需要15到30天。

于佳琦说,漫长的等待往往会让逝者家属更加痛苦,修复的精准度也通常难如人意。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介绍,相比较而言,3D打印修复技术不仅耗时更短,制作脸部仿真品只需要10天左右,而且面部逼真度更高。

中国尝试用3D技术帮助修复逝者遗容

打印机正在进行运转 新华社记者李雄鹰 摄

李志坚说,将3D打印技术引入殡葬行业,不仅是技术应用场地的拓展,更体现出技术的人文关怀。

广州市殡仪馆的遗体修复项目是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与中国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合作推出的。未来这项技术将朝着打印愈加精准,成本不断降低的方向发展。

编辑:李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