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幕僚李榕:修志教书 桃李满天下

(2016-04-17 10:26:52)
标签:

杂谈

他曾在曾国藩困守于太平军正欲自杀时,多方开导劝慰。

他与罗江的李调元、内江的李眉生被世人称为“蜀中三李”

  开阁集群英,问琴台绝调,卜肆高踪,采石狂歌,谢洪感遇,古贤哲几许风流,忽揽起儋身耳逐臣,哀牢戍客,乡邦直道尚依然,衰运待人扶,莫侈谈国富民殷,漫和当年俚曲。

  凭栏飞逸兴,看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峨嵋新月,峡口素秋,好江山尽归画图,更忆及草堂诗社,花市春城,壮岁旧游犹在否?老怀还自遣,窃愿与幽思丽藻,同分此地吟笺。

  这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一副长联,作者系清代剑阁县的李榕,李榕与罗江李调元、内江李眉生被世人称为“蜀中三李”。

  李榕原名甲先,字申夫。嘉庆二十三年(1818)出生于四川剑阁县下寺乡何马沟,历任江宁盐巡道、浙江盐运使、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

八年沙场建功勋 清廉为官遭诬陷

  李榕的父亲李时荣中举后,陆续任过广东定安、龙门、阳春、吴川知县,著有《春山诗草》。李榕的母亲安太夫人,是一位对“处艰危之遭际,人事之穹险阻优虞,未有不恃才以济者”的贤淑人,她经常告诫家人“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而且能“遇事剖析微芒”。

  李榕出生的时代,正是清王朝因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苗族人民起义、中日战争、中法战争等连年内忧外患的时代,李榕希望奋身仕途,实现“丈夫生世,杀数十万贼,能活数百万饿人,便是天下古今奇男子大快事”的雄心壮志。

  咸丰八年(1858)十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的大军联合围攻湘军。曾国藩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于是便申奏清王朝增兵添将,同时保荐四川人李榕前往江浙办理营务。

  咸丰十年(1860)二月,太平军李秀成奇袭湘军,曾国藩困守绝望,写遗嘱给妻子,准备自杀。李榕多方开导劝慰他,始终相随,直至曾国藩脱险。同治二年(1863),曾国藩奏调李榕任总兵,新立一军为“钧”字营。曾国藩深知李榕为人傲岸不羁,性格刚硬,怕与武将不能相处共事,便亲书“温恭朝夕”四字并跋相赠,意思是要李榕对人处事,时刻不忘温良恭谦。同治四年(1865),李榕随曾国藩渡江夜袭彭城、兖州、济宁一带镇压捻军,积军功,于同治五年(1866),“诏授湖北按察使”。同治七年(1868),李榕被提升为湖南布政使。

  以后几年,风云骤变,李榕遭诬陷被罢官,在同僚们的资助下回到剑阁县何马沟家中。

主笔编修地方志 教学挣钱解困窘

  曾国藩死后,回川后的李榕失去了精神支柱,家境也一天比一天困难,他便应士大夫之请,偕同弟弟李朴、李柄、李栻、李栩和儿子李颍、门人温、李、杨、尚,黄五生纂修《剑州志》。李榕认为雍正丁末年李梅宾主笔纂的旧志芜杂,他与门人弟子勤加考证,除将旧志芜杂尽行删除,还将雍正以后一百四十年的历史写成续志,凡十卷,始事于同治壬申年(1872)二月,越同治癸酉(1873年)三月书成,历时十三月。

  同时,李榕还讲兼山书院(即后来的剑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一席,有学生八十多人。光绪丙子年(1876),李榕分主剑州兼山书院和江油登龙书院(今江油武都中学)两席,间月往返。后又受友人杨子庚邀请,主江油匡山、登龙两书院,商定月寄课卷,不必亲自到馆教授。

  在匡山书院任教期间,江油县令熊燮臣致信请教吏治之方,他回函道:“‘廉’之一字是我辈铁注脚,毫无移易处,然必时时经纪用度,方能持久,非有临岩勒马之猛力也。”门人孙阖如从京来信谈想用钱捐官一事,他回信制止说:“无路走的人捐得官,无顾惜的人捐得官,无本领的人捐得官,此三者不如做一个无拘无束的大百姓。请深思之。”

  李榕三馆教学年收入入不敷出,但当他得知祖籍地李氏家族七十八户老小四百余口因荒歉处于炊烟将断时,还是将自己的积蓄倾囊相助,帮助族人度过了荒年。

友于兄弟睦乡邻 “十三峰书屋”存世

  同治甲戌年(1874)秋,李榕送门人赴成都,第一次与神交了十多年的友人四川学政张之洞见面,两人谈学术、谈时政,相聚甚欢。

  光绪丙子年(1876)岁试,李榕门人李柄名列榜首,李榕送郫酒一瓮赴成都,又与张之洞醉于丛桂茂林之侧。光绪丁丑年(1877)春,张之洞调京文渊阁校理,途经江油访李榕,李榕以老窑罐酒、猪羊山鲜为之饯行。次日,李榕送张之洞于葭萌关(广元昭化),执手吟诗曰:“师事几人心北面,感恩知己首南皮。”张之洞曰:“吾且去,子岂郁郁久居此乎!”

  光绪辛己年(1881),李榕南游回来后开始了最后八年的教学生涯。光绪己丑年(1889),李榕最后一次出游匡山,受生徒之邀,挥笔书“匡山书院”四个大字,勒石刻于院门前,此石刻现存江油李白纪念馆。

  李榕教馆十八年,所教的门人遍于中华大地——孙阖如京为内阁大学士张之洞的僚属,谢佩舒作广西柳州太守,倪粲甫为湖南长沙太守,高聚卿保举湖南衡阳令,廖季平为山西太原太守,廖述之任上海学政,张政任四川剑阁县知事……

  光绪庚寅年(1890)四月,李榕病故于友于庄。龙安知府蒋少穆将他的著作搜集整理为文稿一卷,诗集二卷,书扎四卷,批牍二卷,于同年秋刻印成书,取名为《十三峰书屋全集》。

  民国初年,剑阁县知事张政找李榕的儿子李颍、孙儿李谏及乡绅商量,重付排印,即成如今存世的《十三峰书屋全集》。

  伊国华文/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