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惯招手即停 的士站亭使用率低成摆设

(2010-03-13 02:01:54)
标签:

杂谈

习惯招手即停 的士站亭使用率低成摆设
记者观察  26个新站亭亮相成都已两月,使用率几乎为零
抽样调查  都不愿到新站停去等出租车,已习惯招手即停
部门回应  第一批改建完后,视情况考虑是否改建第二批

外形美观的新出租车站亭亮相成都街头已近两个月。除了亭檐可让市民遮风避雨外,还有阅报栏可供市民等车时阅读,到目前中心城区已经有26个新站亭,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可是,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出租车和乘客使用出租车站亭,功能和外观都升级的新站亭似乎成为街头的一种摆设。

记者观察
没有一个乘客在站亭下候车
新站亭刚刚亮相时,本报记者就在经华南路进行了采访。昨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经华北路。由于此处有几个大型商场,聚集的市民不少,需要乘坐出租车的市民也不少。但奇怪的是,经华北路上的这个出租车站亭完全被大家忽视,从商场里走出来的市民,有的直接转弯走到蜀都大道上等车,有的就站在商场的门前,也不会走到几步之遥的站亭下。半个小时内,没有一辆空出租车在站亭下停,也没有一个乘客在站亭下等车。
据此不远的经华南路路口上也有一个新站亭。矗立在路口的它同样受到冷落。打车的人都站在经华南路与蜀都大道相接的路口上,而其实站亭距路口仅仅几米远。12点,记者又来到水碾河,骄子音乐厅门前也有一个出租车站亭,站在这里的10分钟内,同样没有人在这里等车。冷清的出租车站亭和几米外的公交车站亭形成鲜明对比。随后,记者驾车经过市区多条街道,在高升桥路、洗面桥街、滨江路、红照壁、锦兴街等街道上都看到了新站亭,没有发现一个乘客和一辆出租车使用它们。

守车大姐
“两个月了没看到用过一次”
记者在采访时,一位在出租车站亭旁守车的大姐说,从站亭修建好以来,她从未看到有人在这里打车。新站亭为何使用率如此低?在经华南路,一位站在路口等车的小姐说,打车图的就是方便,如果还要走一段路到站台上等,还不如乘坐公交车。另外,现在成都打车很难,如果不站在路口明显的地方,根本不容易看到空车。有市民说,新出租车站亭固然是好看,但大家打车都养成随叫随停的习惯,不喜欢专门走几步到站亭下,肯定使用率不高,其造价5万元完全是浪费钱,相关部门应该考虑不要再建了。
出租车司机何师傅说,他从来没有在新站亭下停靠过,“没有看到乘客在那儿等车,我们也不会开着空车去站亭边等。”他说,乘客都形成了路边招手打车的习惯,如果出租车在站点停靠,肯定揽不到客人。还有出租车司机在接受采访时说,还没看到过出租车的新站亭。他认为乘客在哪儿上下车都是自愿,“修个站亭作用不大。”

站亭打车:
成都市民没这个习惯
从2005年开始,成都中心城区便有了出租车站牌,简单式站牌由与出租车颜色搭配一致的蓝色“Y”型钢柱和绿色银杏叶片组成,高约2.1米,上有“出租汽车站点”的中英文标识。由于成都市民打车都有路边招手即停的习惯,而出租车一旦在主干道上突然靠边和突然刹车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有关部门希望用站牌的行驶来规范出租车停靠,也让市民逐渐形成好的打车习惯。2005年建了206个站牌,到2006年底,又增加到562个。但是“银杏叶”的作用极小,除了市中心规范得当的地方,出租车按要求进入规定区域停车外,其他地方都是随招随停。
如今,考虑到站牌的功能很小,而且不显眼,相关部门经过多次调查后决定将站牌升级为站亭。一位负责人说,特别是夏天,突然出现雷阵雨,打车的市民连躲雨都来不及,而有了站亭,至少还可以躲一下。但现实的情况是,需要使用站亭的市民的确很少。昨日下午,记者在红星路作了一个小调查,10个接受采访的市民都表示肯定不会到站亭去打车。有市民还说,现场抢出租车都抢不到,谁还愿意乖乖站在站亭下等?

出管处:
将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改建第二批
成都市交委出管处负责人说,考虑到出租车招手即停的经营特点,修建出租车站亭并不是要求出租车必须到站亭下载客,也不可能要求乘客到站亭下候车。其功能主要是规范繁华区域的停车秩序,以及方便市民打车时遮风避雨。新站亭还有成都市地图,外地人打车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地图了解自己去的路线。此外,下一步站亭通电以后,现在市民看到的那只大手在夜间就能发光,也方便市民和出租车识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种辅助设备和城市形象的体现,出租车站亭是必不可少的。”他说,之前的站牌造价只有两三千元,正是考虑到功能不够,才换成站亭,而此次改造是引进了社会资金,通过招标来完成。针对目前使用率低的情况,出管处会加强站亭的宣传,下一步还将在站亭前给出租车规划停车区域,以提高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站亭的认知度。该负责人说,根据规划是将现有的562个站牌都改造成站亭,待第一批162个改造完成后,将综合各方面的反应再决定是否改建第二批。

记者朱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