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登顶大洋洲最高峰的中国登山队被困印尼

(2010-02-04 01:41:11)
标签:

杂谈

“身背步枪 本报记者刘建登顶印尼查亚峰”后续
我大使馆介入 登山队抵达矿区
成功登顶大洋洲最高峰的中国登山队被困印尼,刘建开始感冒,正等待救援

包括本报记者刘建在内的一支中国登山队,2月1日成功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在2月2日下撤返程时,因担任背夫的当地土著人拒绝合作,而陷入困境(详见本报2月3日17版报道)。消息经本报披露后,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王秋杨、孙冕、次洛、孙斌、陈芳、范文俊、刘建这7名中国山友能否顺利走出困境?中登协的领导以及队员们的家人朋友十分牵挂着他们的命运。经过一夜的焦急等待,昨日上午9点15分,刘建打来卫星电话。他在电话中说:“目前登山队还留在海拔4000多米的查亚峰大本营,计划中午下撤到矿区附近,准备穿越矿区返回小镇缇米加(音译)。7名队员的身体状况良好,情绪稳定,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请后方的家人朋友放心。”随后,几名队员通过电话轮流报了平安。

咋返回?
准备穿过矿区 但要等待许可
面对昨天网上有消息说“印尼军方的人已把登山队员接到军营”这个问题,刘建在电话中给予了澄清:“目前还没有印尼军方的人和我们接上头,土著背夫根本不和我们谈判。他们认为我们这个队有不祥的精灵跟着,那个村的土著背夫都跑了。”通讯信号一直不好,通话时断时续。
昨日下午2点左右,记者拨通中登协方面的电话。他们透露:7名队员已安全下撤到海拔3000多米的斑马墙(斑马墙位于矿区公路的尽头,四周是矿区废弃的矿渣,由于岩石上黑白条纹相间,色似斑马故而得名)。这里远离了土著人的领地,队员们在这里就地扎营,意味着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区域。
据了解,从斑马墙到小镇缇米加有100多公里,乘车只需几个小时,徒步时间较长。但相对于在大雨中穿越泥泞的原始密境,这路好走得很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队员们得等着矿区管理方的许可,才能从此路通过。
如果矿区方面不允许通过,将会如何?下午5点许,中登协方面再次传来消息:当地的探险公司已组建了一支有军方人员、向导参加的营救队伍,携带补给,准备尽快出发,从原始密境前往查亚峰大本营,接应刘建等7名中国登山队员。如果登山队员不能穿越矿区返回小镇,他们将等待探险公司派出的这支接应队伍,穿越原始森林返回缇米加。

咋联系?
借来充电板 “救活”卫星电话
登山队携带的卫星电话电池已耗尽,他们是如何保证的通话呢?中登协披露了谜底——原来,挪威队离开前,将一块太阳能充电板留给了中国登山队,由于充电板的型号和接口都不吻合中方的卫星电话,队员们对它进行了改造,利用日光进行了少量充电,才使卫星电话“起死回生”,重新工作,保证了前方后方信息的勉强沟通。
昨晚7点左右,刘建再次打来卫星电话,通报了他们目前的最新情况。他说,由于大雨没停歇,登山队的帐篷一直浸在水中。他们扎营的区域上有个矿渣堆积的矿坝,雨水的冲击让队员担心有溃坝的可能。刘建介绍,他们所在的坐标为南纬40.607°、东经137.139°,海拔3985米。这一数据也传给了中国驻印尼使馆。
刘建说,目前仍有5名土著背夫(与之前和登山队“翻脸”的土著人不同村)和他们一起。但队伍仍然放弃了不少装备和行李,食物也在减少中。“我开始感冒,睡在登珠峰用的1500克的睡袋中仍感到寒冷。大家很团结,一路上开会决定一切事宜,我们在耐心等待救援。”
目前,中登协已全力投入此次营救行动,他们已向外交部提交了情况汇报。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已全面介入,正和印尼方面紧急磋商,积极寻找对策,希望尽快将队员们解救出来。
记者 程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