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 理科考生说量大 文科考生喊吃力
(2010-01-17 02:04:26)
标签:
杂谈 |
自主招生 理科考生说量大 文科考生喊吃力
清华、北大、川大等国内11所著名高校昨日同时在成都进行自主招生测试
■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考生体会:总体感觉题还比较常规, 就是时间太紧了
,题量比较大, 留给作文的时间不太多。作文题目很贴近时事;英语题词汇量有
点大;数学试题中出现了生物题。感觉所有题是“理科大综合”。
■北大等“三校联考”考生体会:考生们普遍反映考题,偏、难、怪。数学试题里
面的大量几何题,大词汇量的英语试题,都让学生感到吃力。
■招生学校老师忠告学生:特色考试会考察数理化以外的知识,考生一定要在平时
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辨析能力,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和扩充知识面。
昨日是平常的一天,却也是各高校在成都举行自主招生史上最“撞车”的日子。由
于教育部出台新规规定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要安排在寒假期间,因此昨日不仅有“五
校联考”的清华、“三校联考”的北大等省外名校在成都举行自主招生的测试,本
地的四川大学、西南财大、电子科大也将自主招生测试安排在了昨天。11所名校打
堆在昨日自主招生测试,这个被称为史上最撞车的自主招生测试也让考生不得不做
出取舍,专心报考自己最想上的大学,因此各高校的学生缺考现象突出。
今日,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又将开考。复旦大学有关招生负责人表
示,该校今年的测试方式仍然不变,“仍是一套题考所有学科,且200道题清一色
地是选择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学生的平时积累。
全国15名“偏才”“怪才”竞考川大“双特生”
昨日,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15名从全国近100名报名参考的偏才、怪才中筛选
出来的“双特生”候选学生也同时进行了测试。对于这些在全国高校里率先实施的
偏才、怪才双特生选拔,四川大学精心测试、科学选拔。校长谢和平亲自到现场了
解巡视。
不仅每一位同学有五位学科专家进行面试、现场出题,而且测试过全程录像。四川
大学李志强书记介绍说,这些双特生候选学生有的出过书、写过小说,有的发表过
许多论文,有的则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经过对近100名考生寄过来的材料的仔细
审查,近80%的学生被淘汰掉后,昨日15名偏才、怪才进入了测试。其中两名来自
四川,一名绵阳、一名成都。文科6名,理科9名;其中男生居多数。双特生测试结
果将于本月底出炉
18岁的孙见坤来自西安高新唐南中学,昨日他参加了双特生古汉语、写作类组的测
试。孙见坤英语比较弱,但古文能力、国学却很强悍。“《四书》、《五经》都读
过了,近代王国维、孟文通、季羡林、四川大学杨明照等大师的作品也是烂熟于胸
,写过《山海经》、《楚辞》、《尚书》等研究论文,家中国学藏书达到两千多册
……”孙的母亲说,孙是进入王小丫“开心学国学”决赛的全国唯一一名中学生;
复旦大学“博雅杯”征文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考试“撞车” 考生缺考多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志强介绍,全国约有2000多名考生通过网上报名报考了川大
,经过筛选和网上确认有820多名学生参考。由于“撞车”现象影响,实际有680名
考生参加了昨日的测试。记者从清华、北大、财大、电子科大等处了解了,这些学
校缺考现象也存在。
考生刘小柳(化名)昨日参加了四川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他说本来他报名参加了
四川大学和西南财大的自主招生测试,没想到测试都安排在了一天。他估算了一下
自己的平时成绩,选择参加四川大学的测试。
清华等高校
五校联考:题量大考生都说时间紧
昨日,清华、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大5所名校的“五校联考”在华西
中学和成都八中举行。清华、北大名校的测试,不仅吸引到成都市四七九等重点中
学的考生,来自川内各大名校的尖子生也汇聚到此。相比参加“三校联考”的两百
余人,五校联考的考生约有1800多人。(变体)
考试从上午八点半开始,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理科生)或人文与社会(
文科生)共四门,考到下午5:30结束,每科一个半小时,考一科休息1个小时。一
天考四门,许多学生直喊时间紧。
“作文题目很贴近时事,是根据报纸上的材料,论述电击治疗网瘾的问题,让考生
自定方向,自由论述。”来自达州一中的张皓同学说,总体感觉题比较常规, 就
是时间太紧,题量较大。“语文没有涉及到基础知识题,开篇便是阅读题,鉴赏题
,翻译题,加上占一半分数的800字作文,总共答卷时间一个半小时,比普通高考
缩短了一个小时 ”。
对于数学题,考生们觉得有点难。“有道数学简答题还问到了生物里生命科学的问
题,这可真是理科大综合啊。”“英语题词汇量有点大,题很开放, 给考试很多
自由发挥的空间”。
考生们考了四门后还要参加“特色考试”。上海交大招生办的王老师介绍,笔试考
完后,除西安交大会在当晚举行“特色考试”外,其它四所学校也会陆续举行特色
考试。
三校联考:大量几何题文科生喊吃力
在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北大、北航等“三校联考”考点,考生们普遍反映考题,偏、
难、怪。数学试题里面的大量几何题,大词汇量的英语试题,都让学生感到吃力。
有考生认为,语文作文限制了体裁,要求考生只能写散文。考题大概是,今年2月
22日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诗人林庚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日,要求考生从四个形
容林庚先生作品的词语“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布衣精神和少年精神”中选出一个
,写一篇600-800字的优美散文。
另外,考生觉得北大的三校联考数学试题考了大量的几何题,文科生普遍感到很吃
力。不少考生感觉英语词汇量大,可能达到了英语四级的要求。据称,今年“三校
联考’在试题中兼顾农村学生实际情况,以平衡自主招生中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
比例,没有出现“山寨”这样的名词。
川大考试:考题常规但外语有点难
昨日,四川大学第三教学楼有680名从全国而来的考生参考。考生感觉考题比较常
规,但外语有点难,好些题没有做完。语文作文题目是根据苏轼 《题沈君琴》(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音,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
上听?”自由发挥,文体不限。“这是一首哲理诗,好象在说明世间事物的相互作
用与内在联系,我不是很看得懂。而且题目有限制,又没有限制,很灵活咯”来自
成都四中的王同学说。王同学说,语文题还比较贴近时事,“有一题是根据一段关
于哥本哈根的材料改写成新闻。”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考生中,普遍感觉外语题比较难。“英语作文题是关于长江大学
救人大学生的,要求考生用英语写成作文。”一名外地考生介绍,幸好自己的学校
组织学习了,否则就答不出来。
记者 余媛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