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队专家回应“曹操墓”有假质疑,重量级考古专家称“是曹操的陵墓毫无问题!”
﹃安阳发现曹操墓﹄后续
就在河南考古工作者为发现并被确认曹操墓在安阳欣喜若狂,国人纷纷把目光投向安阳曹操高陵墓之际,国内的不少网友甚至从事历史、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曹操陵墓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对这座墓葬的确认“火候不到”、目前“盖棺定论”为时尚早;有的认为,河南文物局对外公布的六大证据并非第一手证据,说是“曹操墓”证据“不是很有力”,有人甚至猜测:几个“最有力的证据”会不会是当年的盗墓贼或者现代人“故意藏在墓里”……由此引发了一场“安阳的这座‘曹操墓’是真曹操墓还是假的”、“历史上的‘七十二疑冢’到底存在与否”的争论
——
昨日下午,仍在现场完成清理工作的考古队发掘专家尚金山明确向记者透露:被外界盛传缴于盗墓分子手中的重要证物——刻有“魏武王”石牌是由他亲手从遗址中发掘;该批石牌多达50多块,其中有4块都刻有“魏武王”字样。此外,根据骸骨旁边发掘的物件,他更向记者提出一个惊人推断:在墓室中发现的两具女性骸骨,其中年长的一具可能是曹操的女侍卫!
连日来,民间对首度现身的曹操墓依然质疑不断,其中还不乏权威专
家的声音。对于这些质疑,河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合适时间对这些质疑进行集中回应。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考古发掘工作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高的工作。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12月开始对安阳西高穴大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整个发掘工作历时整整一年。其间,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新修订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对整个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
孙新民说,为了慎重起见,河南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在发掘完所有文物后,前后3次邀请全国著名考古学、历史学界权威专家召开论证会,对陵墓等级、墓主人身份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得出西高穴东汉大墓就是曹操高陵的结论。
“曹操高陵的发掘是科学的、严谨的。”曾指点学生参与高陵的考古发掘工作并参与论证的韩国河说,“但曹操高陵的发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相关调查等,期待新的有价值的考古发现,为高陵的确认提供有力佐证。”
质疑1:石牌来自盗墓分子?
回应:是我亲手发掘了50多块
曹操高陵被确认消息公布后,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昨日在高陵发掘现场,曾参与广州南越王宫署发掘工作长达7年、仍在紧张进行墓室清理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专家尚金山明确回应,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铭文的石牌是他亲自发掘出来的,“一共有50多块,其中4块刻有‘魏武王’字样,而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一块是最完整的,其余都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在公布时,这块石牌被作为最重要的证据。”
而对于确认该考古成果的另一个重要证物——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的石枕,尚金山肯定地表示,这确实是从盗墓分子手中收缴,但是他听到盗墓分子亲口承认是从该墓中所取。
质疑2:墓室朝向何方?
专家:骸骨头正朝向曹操老家
曹操墓的朝向,也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曹操墓发掘现场实际有两座正在发掘的大墓,分别为一号墓和二号墓,相距20米左右,基本都是东西走向,两座墓基本平行。目前被认为是曹操墓的二号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
昨日,参与现场发掘的尚金山告诉记者,按照正确的古葬法,墓主的遗体应该安放在后室的中部,并且头部朝向与墓室朝向一致。但是由于被盗墓多次,二号墓中的男性遗骨已经被破坏,头骨被移到了前室内,而其他骸骨则呈松散状态。“但是,从后室的摆放位置可以判断,原来的墓主头部应该是朝向东偏南20度方向,刚好直指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
这一点,也成为尚金山认定曹操墓的理由之一。“至少我个人认为,这个曹操墓是真的。”他笑说。
质疑3:墓葬不得有老婆相伴?
回应:不是皇后应是侍卫和侍女
在二号墓中,与男性骸骨同时被发掘的还包括两副女性骸骨。尚金山表示,其中一副为20多岁的年轻女性骸骨,另一副女性骸骨推断年龄在40多岁,不超过50岁。
有网友发帖说,曹操有遗嘱墓葬里不得有妃子或者是老婆相伴,这两个人从何而来?
尚金山表示,年长那名女性的骸骨是在后室的南边耳室中发掘的,发现时其遗体附近有很多散落的铜钉物件。“应该是铠甲上的钉子,因此我的推断是,这名骸骨应该是曹操身边的一个侍卫,即使是女侍卫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相对年轻的那一副女性骸骨是在后室的北边耳室中被发掘。他推断应为普通侍女。
考证
“高陵”之墓位
据《三国志》记载:“……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这里所说的“高陵”是指邺城西边西门豹祠以西之丘陵,与安阳虽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距离却并不远,故不少学者专家认定安阳之墓的主人乃曹公。在墓中,有些文物和一具遗骸可为墓主身份提供重要的证据。
“两令”之佐证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
——根据正史记载,曹操陵墓的位置并不那么迷雾团团。一是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即他去世前2年的218年,在其颁布的《终令》中说死前又有《遗令》。
两令说明两大史实:一是表明曹操的薄葬之志;二是明确他归葬的地点。凭此两点,不仅说明曹操对于自己的墓葬毫无掩饰。更要者,由于他追求薄葬,“无藏金
玉珠宝”,似乎也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墓葬所在,更不怕盗墓贼光顾。
“魏武王”之称谓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
——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学理告诉记者,安阳墓中出土文物上的“挌虎大戟”、“挌虎大刀”中的“格”,是格斗之意,与“格”字通用,而“虎”字在这里指的是敌人。
“疑冢”之传说
《三国演义》中称,曹操临终前令设七十二
疑冢,以 便使后人不知道他的墓址。
——早在1988年,《人
民日报》一篇《“曹操七十
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
章已经证明了所谓
“疑冢”的不靠谱——
“闻名中外的河北省
磁县古墓群,过去在
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
‘曹操七十二疑冢’,
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
朝的大型古墓群,确
切数字也不是72,而
是134。”
争执
网友学者:可能是曹操的疑冢之一
“这些证据(指北京发布会上河南文物局公布的‘六大证据’)我觉得都不是第一手证据,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从事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在某网站的博客中,著名鉴宝专家马未都也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此次发现的确系曹操之墓,可谓文学、史学、考古学上的曹操墓之尘埃落定。就是刻有‘魏武王’的一块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
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认为,现在只能初步确认,能定量,但还没到能定性的时间。网上公布的曹操墓考古发掘照片成为引发人们质疑的素材。
还有人认为,“曹操墓有可能是曹操的疑冢之一。曹操的真身很可能葬在老家‘谯郡’,谯陵有曹操的家族墓葬,葬在那里才符合礼制。”
知名考古专家:“是曹操陵墓毫无问题!”
针对连日来关于曹操陵墓的真假之争,本报记者12月29日独家采访了长期在陕西从事帝王陵墓考古发掘、在国内考古界颇有名气的段清波和王学理两位考古专家。
段清波认为,“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河南文物局推出的‘六大证据’那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夸,所有的证据指向的就是曹操,那应当没问题。”“这次安阳墓的发掘结论最后由国家文物局在京主持发布,那是很慎重的,结论不是轻易下的,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大墓的形制、出土文物乃至头盖骨,特别是出土文物上体现‘魏武王’所用兵器的
文字材料,说明这的确是曹操的陵墓。另外,文献记载在这个大墓附近出土的鲁潜墓志也清楚地指出了曹操墓的位置。”
王学理说,考古单位与盗墓贼不一样,怀疑一切没有道理。”“不是有人也怀疑:秦始皇陵墓、兵马俑是假的吗?这种离开考古发掘的凭空猜想,那就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现在发掘的墓基本上是“十有九空”,就像陕西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光盗洞就有300个,最后还是研究出了很多“中国之最”。如果这样说,那考古工作就没法搞。”
争夺
[河南方面]——
真假不由政府判定
作为被质疑的对象之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如何看待外界的声音?“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观点,就是我们的态度。我没有要补充的。”29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安阳市各相关部门均表示此事完全由河南省文物局操作、定性,安阳市各行政部门并不了解情况。“考古是很专业的知识,真假不是地方行政部门的领导所能够判定的。地方政府要做的是为文物发掘创造条件,保证安全。至于专业上的事儿,还是问河南省文物局的专家吧。”安阳市委外宣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曹操故里]——
赴豫不为抢高陵归属
曹操故里在“沛国谯郡”,现属安徽亳州。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确认曹操墓在安阳当天,亳州市文物管理处处长薛冰就带队赶赴安阳,准备对曹操墓葬进行考察。
亳州文物管理处此次考察,已经被外界解读为质疑或者是争夺曹操高陵的归属。对于这种猜测,薛冰一再
表明立场:这是误读。“我是文物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墓葬真伪的鉴定,由专家来负责,我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权力进行甄别、鉴定。这次考察,只是作为兄弟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向河南考古界学习经验。”薛冰说。
[河北方面]——
墓葬位置尚存诸多疑点
河北临漳县和河南安阳县中间隔着一条漳河。古邺城遗址,已经在临漳县境内发掘。多年来,两省考古学界关于曹操墓葬位置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安阳宣布西高穴村汉魏大墓即为曹操高陵,河北方面随即提出了质疑。
67岁的邯郸市历史学会会长刘心长研究历史30多年,著有500多页的专著《曹操墓研究》。“以现有的已公布的资料,确认这座大墓就是曹操墓,论据不够有力。”29日下午,刘心长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说。他认为,判定曹操身份最有力的物证,石牌及圭片都是二手材料,是从盗墓者手中查获的,其来历、真实性值得严加考究。更为关键的是,曹操和夫人卞氏的印章都没有找到。另外,确定是曹操墓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鲁潜墓志的出土。鲁潜墓地就在曹操高陵附近,但多年来并未找到。刘心长认为,还有这么多疑点无法解释,就断定是曹操墓,太仓促了。
曹操墓每年最低收益4.2亿
知名媒体人裴钰在博文中阐述:“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曹操墓会给安阳人民带来多少收益。今年“五一”假期,安阳市接待游客37.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399.57万元。今年“十一”假期,安阳市旅游接待人数达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3亿元。可以平均计算,安阳在黄金假期
里,从每个旅游者的腰包里赚取了214.8元。和曹操墓有一拼的
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的接待人数大约在每年200万
人次上下。
曹操墓作为全新的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比殷
墟、岳飞故里更加引人注目,按照安阳旅游业每人平均值214.8元计算,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曹操墓每年最低估计,会给安阳人民带来4.2个亿的收益。这个数字,还是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以及国外游客的份额很低的情况下。”
网友又开始欢乐地恶搞了…
■陶短房:据说曹操墓是真的,因为有人发现一张纸条,端楷工书:孤葬于此魏武帝曹操题
■良品的天空:曹操墓突然走红,莫非是为即将上映的新《三国》造势,搞不好过两天林黛玉、薛宝钗的墓地也会被专家发现,因为新《红楼梦》也要上档了。
■我为我文:惊闻曹操墓被发现:我想以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的口气问有关考古人员:最后一次,你确定吗?
■李欣汝:林俊杰肯定比我们更期待
■木野狐2009:要是出土的头盖骨上写着“魏武王之常用头盖骨”,这个墓就更像真的了。
■水杯的玻璃渣:上联:正龙拍虎下联:操墓出土■头骨旁边有个瓶子,打开里面放着一本线装《千年一叹》,扉页上题着“纵做鬼,也幸福”。
■这样考古不太厚道,现在墓被挖了,国内房价又贵,英魂没地方去了,曹操很生气,心想:杯具了。
■曹操说:别闹!
■周正龙携华南虎发来贺电,电文如下:看图片不像是PS的,还是你们的设备专业啊。
■网友“杨修”:丞相,您也出土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