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2009-12-28 17:29:54)
标签:

杂谈

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2009-12-28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01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04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07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出土刻铭石枕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10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出土的玉、玛瑙装饰品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13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曹操高陵航拍照片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16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09-12/28/005/res19_attpic_brief.jpg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TITLE="千古之谜破解 曹操陵墓现身河南安阳" />
曹操高陵墓门

  文学作品中的曹操生性多疑、狡诈,为了防止后人盗取他的陵墓,临终前设七十二“疑冢”,以混淆视听。一代枭雄曹操之墓究竟位于何处?1700多年后,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将这一千古之谜揭开。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确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27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安阳市及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与部分专家学者一起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大墓占地面积740平方米

  据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2004年底后曾多次被盗。为有效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后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这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出土器物250余件遗骨3具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铁镞、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铭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西高穴墓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目前根据专家们的确定,可以认为,西高穴墓为曹操高陵。

  □认定依据

  六大证据认定为曹操之墓

  发布会上,社科院学部委员、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考古学家梁满仓,人骨鉴定专家王明辉等陈述了对大墓的考古认定依据——

  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意思是墓地建在比较高的地方,没有封土,没有碑刻)的情况相符合。

  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

  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

  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专家说法

  72疑冢,纯粹是历史的穿凿附会

  得知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该项目的考古队队长、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

  潘伟斌回忆说,“发掘前,盗墓贼已经来这里不计其数,我们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谁知道竟然发现了一个曹操墓。”

  曹操墓相对来说比较“寒酸”

  曹操的薄葬究竟薄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与同时代的帝王将相相比,是不是寒酸很多?

  潘伟斌解释说,薄葬制是曹操生前一直提倡的。原因一是跟他早年参与过盗墓活动,亲眼目睹不少坟墓被盗后尸骨狼籍有关;二是跟他一直提倡的节俭生活有关。

  “这个墓的薄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像同时代蜀国、吴国的帝王贵族那样,放很多玉器、金器在里面;玉圭、玉璧这些礼器虽然都有,但全部以石头代替。另外,东汉很多墓里都有精美的陶器,这个墓里的陶器不仅个头小,而且做工粗糙。”

  “72疑冢”说法跟时代需要有关

  1700多年后,一代枭雄曹操的墓地终于被找到了,那么坊间流传的72“疑冢”之说,又从何而来?

  潘伟斌说,这完全是历史的穿凿附会,这跟时代需要有关。因为曹操墓地表没有任何建筑,唐朝以后就找不到了。宋朝时,为了宣扬忠君思想,一些文人就批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让他变成了白脸奸臣。后来,金、元占领了黄河以北地区,但他们一直对黄河以南虎视眈眈,这和曹操当年统一天下的构想是一致的。因为同样的政治诉求,统治者就开始宣扬曹操的雄才伟略,并将河北磁县的72冢古墓群误认为曹操墓。

  □幕后新闻

  发现曹操墓多亏了盗墓贼

  正是从警方打击盗墓收缴的文物中,专家才发现了古墓的巨大价值

  墓地被认定为曹操墓,与盗墓贼偷盗的两件文物有关。

  “曹操墓”所在地,原为一窑场取土点,被挖掘五六米深后遭到废弃,有村民在此种上了庄稼。

  2005年底,一村民在此浇地时,发现有一处地方水一直向下流,经查看发现那里有一个洞,推测下面可能是古墓,过春节时,有人发现该墓已经被盗。

  安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金静告诉记者,安丰乡一带墓葬密集,盗墓行为猖獗,当地政府曾多次进行打击,安阳县公安部门曾先后抓获4批20多名盗墓贼。

  2008年,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侦破的盗掘“曹操墓”案件中,从盗墓贼手中缴获3块墓内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部有“主簿车”、“咸阳令”、“纪梁”、“侍郎”等字样,其下部为水陆攻占图场面。从画像石的铭

  文来看,墓葬规格相当高,应该为汉魏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

  在这些文物中,最珍贵的莫过于瓷枕与刻铭石牌了。据了解,瓷枕上刻有“魏武王御用”字样,刻铭石牌上也有“魏武王”字样。

  安阳县地名办的许作民也曾在安阳市考古研究所的电脑上看到过这个石牌,其上除了“魏武王”3个字以外,还有其他的文字,可惜已无法辨认。

  刻有“魏武王”3个字的石牌再次拨开了曹操墓的迷雾。因为这和曹操的身份相符合:曹操生前为王,他儿子曹丕做了皇帝以后,他才被追封为魏武帝;这两处的“魏武王”完全与他死时的身份相符。

  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现意义

  将开启对汉魏历史研究的新篇章

  专家们普遍认为,曹操高陵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其次,曹操高陵的发现,让我们新获许多历史信息,必将为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第三,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相关领

  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第四,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墓葬及有关遗存的保护展示,必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据悉,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追缴被盗掘的相关文物等。保护展示规划也已开始着手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