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民办中小学招生  明年尝试微机排位

(2009-12-24 01:44:32)
标签:

杂谈

成都民办中小学招生  明年尝试微机排位
成都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教育局昨日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录取学生时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不得以奖学金、知识竞赛等考试为名,变相进行义务教育段统一招生考试,不得以奖学金、知识竞赛等考试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据悉,民办学校招生计划从明年起将实行核准制。
 
归口管理 教育局长是第一责任人
按照通知的要求,成都市民办学校规范招生工作将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实行归口管理——各区(市)县教育局负责所主管的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全面管理,成都市管民办学校由市教育局负责规范招生工作的全面管理。成都市教育局规定,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教育局长、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和分管校长是第二责任人。
   
斩断奥数 不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
成都市教育局规定,在成都市小学毕业考试前,民办学校一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小升初提前招生。在初中毕业考试前,民办学校不得进行初升高提前招生,也不得采用衔接班、预录班、新生军训等方式变相提前招生。按规定,民办学校的初升高校内指标生需按照当年的招生政策,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严格进行政策公示和结果公示,畅通监督、投诉途径。
同时,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得举行任何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和测试,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成绩与“小升初”挂钩。按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录取学生时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不得以奖学金、知识竞赛等考试为名,变相进行义务教育段统一招生考试,不得以奖学金、知识竞赛等考试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不得要求学生提供或以其它方式索取学生的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和证书,也不得凭借“奥数”等学科竞赛成绩向学生发预录通知、邀请函等。
  
严控班额 鼓励招生尝试微机排位
成都市教育局鼓励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段招生时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尝试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进行微机排位招收新生。成都市教育局要求民办学校按规定从起始年级开始,积极控制好班额,并逐步建立起控制大班额的长效机制。因大班额招生所引发的问题,校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据国家规定的校舍标准、必备办学条件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强对所主管的民办学校招生规模的管理。依据学校的招生规模(即最大容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成都市管民办学校由市教育局核准招生计划。
据了解,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含招生人数、班数、班额等)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不得随意变更招生计划自行招收学生。按规定,学校需严格按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因特殊原因突破计划的,学校须提交书面申请,采取先报批、后招生的办法进行。

招生审核 严禁升学承诺虚假宣传
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及招生简章等需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民办学校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不得宣传学校中、高考成绩排名、重点率、升学率、“状元”等情况,不得做小升初、初升高等方面的升学承诺。对违规进行招生宣传的民办学校,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学校及时纠正或停止不当宣传。因违规招生宣传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由学校承担相关责任。
据了解,对民办学校违规招生的,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由审批机关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对个人违规的,由所在学校或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直至行政处分;对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纠正违规招生的教育行政部门,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等处分并限期整改。记者 王迪
------------------------------------------------
成都市民反映:人行天桥不“人性”
相关部门正在拟定整改方案,近几日即可出台

为了减轻机动车通行压力,缓解交通拥堵,9月份以来,成都市在一二环路上的高峰人流量路口开始增设8座人行天桥,为行人过街提供更加安全的道路环境。本月20日起,8座人行天桥陆续启用。但是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反映,人行天桥只方便了桥下的机动车辆,并没有方便行人。记者随即走访了4座人行天桥,实地了解情况。

行人:30米的距离走了3分钟
这4座天桥造型大致相同,分别位于紫荆北路、红瓦寺、郭家桥西街以及青羊东一路的路口,路口人流量较大、交通繁忙。
紫荆北路路口的人行天桥,两边均设有两个上下通道,分别是人行梯道和非机动车推行坡道。人行梯道坡度相对较陡,与地面呈45度夹角,而非机动车推行坡道在35度左右。坡道长30米,有类似搓衣板模样的防滑道。天桥下,因为人行横道被阻断,没有了红绿灯,机动车辆车速很快,一路畅通。
而天桥上,30米的距离却让一位穿细高跟鞋的女士花了近3分钟。刚踏上坡道,她的步速很快,但走了两步后,便开始脚跟不稳摇摇晃晃了。她变了一个姿势,开始侧着身子往上走,不过高跟鞋的鞋跟始终踩不稳,总是滑动。走了10米的距离,她停下来歇了近半分钟,才又继续“别扭”地往上走。和她一样步速缓慢的还有推着摩托车、自行车的行人,由于防滑道的梯坎都在2厘米左右,车子被颠得发出”砰砰“的响声,上桥使劲推车,累得气喘吁吁,而下桥也并不轻松,双手捏紧刹车,眼睛盯死地面,生怕一不小心栽跟头。桥下有的行人在车上驮了重物,看着这阵势,便朝前一个路口骑去,即使绕行也不愿意上桥通过。

市民:天桥设计不科学
家住紫荆北路附近小区的郑女士,每天都要通过这个路口接孙子放学,人行天桥启用当天,她还特意带着10岁的孙子上桥体验了一把,原以为走过街天桥,安全又方便,但没有想到“设计得一点都不人性化。”她说,人行梯道太陡,老年人根本爬不动。而车子通道坡度虽然小,但上面的梯坎很奇怪,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上桥的时候脚踩着不舒服,下桥又容易被绊倒。
在红瓦寺人行天桥,一位推车的路人也十分郁闷,他到过全国各个省的省会城市,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行天桥。没有盲道,也没有车道,防滑道上阻力很大,稍微重一点的车子完全推不上去。但大型的摩托车却能从上面颠过去,要是刹车失灵,不晓得会造成什么后果!他摇摇头说:“设计得非常不科学。”
人行天桥上,市民纷纷议论应该在防滑道两侧重新弄一个光面的坡道,方便非机动车辆通行,同时也有不少市民认为防滑板应该设计得更低一点,让阻力更小一些。

管理方:会尽快拿出整改方案
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与意见,施工方建工路桥建设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完全是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其他的并不知情。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城建处负责人梅森林解释到,高2.5厘米的防滑板是根据国家相关人行天桥设计规范设置的,其目的一是为了防滑,但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电瓶车和摩托车在人行天桥上骑行,以免造成撞伤事故。他表示,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及时,将对成都市接下来的人行天桥工程起到借鉴作用。人行天桥管理方一位不愿意透明姓名的负责人说,他们已经收到了市民的反馈意见,目前,正在与设计单位进行积极沟通,近几日内便可拿到整改方案。“到时候不会封闭人行天桥,有可能半边半边地整改。”并不会影响人行天桥的使用。


实习记者 陈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