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QQ聊天记录——关于握杆

(2010-01-24 22:21:27)
标签:

高尔夫

分类: 高尔夫

2010112日晚

 

L:我从一本书上用电脑摄像头拍摄下来的照片,所谓握笔运笔是不是就象这张老虎图片似的?

    http://s5/middle/59377d78x7de9cde8c884&690

N:这照片经典啊。

L:过去怎么也看不见那细节,昨天再翻出来,眼球立即被吸引了。

N:再给你看几张。Annika Sorenstam

    http://s15/middle/59377d78x7de9d27983ae&690

L:照片虽不太清楚,但能看出来。

NChris Demarco

    http://s15/middle/59377d78x7de9d55e29ee&690

大白鲨

    http://s14/middle/59377d78x7de9d9c064ad&690

L:我现在理解了左手小指只需要用指尖部位轻轻地搭在杆上了。

N:可你理解没有,不经过后三指“握紧”的训练,小指没有经过刺激,到需要它的时候,它不干活。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好方法来训练新人,只好逼着初学者去单手挥杆。

L:呵呵,我的小指会自己反应,可能过去训练比较多的缘故。可不可以这样训练,五指伸直,然后只活动小手指,一般人做不到。

N:对了,你做过,同时,你有握毛笔的训练,不同啊,握毛笔时,小指不是不干活的,而是在帮助支撑,特别是需要时。

L:是的,和无名指一块支撑。

N:我观察过不少,好球手或者是左手握毛笔,右手帮助握毛笔,或者是右手握笔,左手帮助。

L:双手同时握一支笔,没有主次之分是不是更好?

N:未必,无法证明。但我倾向于用右手,感觉速度虽慢些,但控制感更强,尤其是短杆时。最好是两只手分别开发,最后看使用者自己的倾向。

L:惯用右手的,是不是左手握笔差些?

N:不是,和身体有关,和脑也有关,全看以往小时候的开发,和训练者的教学方法也有关。

L:是啊,有些左撇子也用右手写字,就是从小训练的结果。

N:下个阶段,J恢复练习单手击球,接双手击球,让他左右共同工作时的协作能力加强。

L:好的。另外,我早几天在乱玩单手击球,右手挥起交给左手击球,然后左手挥起交给右手击球,击出了很多好球。

N:这是表演了,不过这些都是用处不大的。

L:是的,没有针对性,但可练习随意性,做放松训练。

N:一个球员,无论如何放松,在比赛时都会有紧张的,需要通过“建立程序”来抗干扰,包括自身紧张产生的干扰,所以,不能用杂耍来寻找“放松感”。

L:呵呵呵,接受批评。

N:活活活,今晚的谈话内容非常重要了。

 

N:再看几张照片。

http://s1/middle/59377d78x72fdcfba1cd0&690   http://s8/middle/59377d78x7dea1dbbd027&690

L:都是右手握笔。

N:也有左手的,我找给你看。

http://s16/middle/59377d78x7dea25428a9f&690   http://s3/middle/59377d78x7dea25b35c42&690   http://s12/middle/59377d78x7dea274f460b&690   http://s14/middle/59377d78x7dea2ba45a3d&690

第四张是Craig Parry,左手的,右手只是个环,没有施加“捏”。

L:是的。

N:仔细看看下面这个,食指和中指分开很多,在用右手感知呢。这是Steve Allan,准确性应该是比较高的。

http://s15/middle/59377d78x7dea309db7ae&690

L:是哦,扣板机手型。

N:毛笔写小楷,要用到这个控制。

L:对哟,食指和中指是分开的。

N:所以,如果有体能后,距离不是问题,就比赛这个精细能力了。

L:这就是精细控制呀?

N:是啊,表面上是练习准,其实还是各个身体感官的训练。

L:那么在挥杆外观上,笔锋点球,越久越好?

N:那可看不出来吧,能“找到”笔锋,都需要好的训练。J比较幸运,开始空挥时,一直都在意了“那个点”, 如果去关心杆面,这辈子都难找那个点了。

L:我的意思是,博士文章中的LAG

N:对的,但TGMLAG包括3个方面,你说的是其中的第三触压点(就是右手食指拇指)对球在触球过程中持续施压的感觉(sense)。其实,我不信这个感觉,因为它太短暂了,质心的对心碰撞的很舒服的手感而已,触球和写字不同,TGM说的持续施压的概念是对的,但要做到,受训者无法通过理解这个理论来学会这个,必须是内隐学习。你可以调出J新的连续击球看看,持续施压的过程很完整,学会这个不用去搞懂什么line of compression。空挥感知质心,扫地学会过程,万事大吉。

L:刚才空挥了,是的,不用管它,应该可以彻底抛弃那些东西的了。

N:不要抛弃啊,那些对研究者是很有价值的啊。

L:挥杆击球中彻底抛弃。

N:对,中国的古法反倒有用,比如飞卫学射,卖油翁等。给你一个很大的扫帚,让你扫几粒灰,你都能扫得很准,奇怪吗?

L:无他,惟手熟尔,哈哈。

N:是啊,内隐学习的特点:不经意中对深层规律的认识。

L:那我这种读图也是内隐学习的一部分不?

N:这个不算吧,这个是经过训练后,感性上升为理性了。

L:我再挥挥。

 

时间:2010114

 

L:我对握杆的理解又有些变化,就象墙上有颗钉,你用绳子套个什么东西挂上去,挂上去就是了,杆挂在后指上就是了,不知道这种理解如何?

N:没听明白,再解释下。

L:打错字了,不是后指是手指。就是说,杆子是挂在手指上,不让它掉下来,不需要握、捏什么的。

N:好像是这样的,我还不敢确定。

L:这样肩关节更松了。当然,能够挂好,得经过训练。

N:对,我想这个理解有道理,至少侯根就是这么干的,杆子”吊“在手上。

L:前三指象夹子一样使杆不滑落。

N:对,只提供摩擦力。

L:专业术语就是只提供摩擦力。我又空挥了,手的感觉确实不一样了,随杆子去走,双手不提供任何握捏的力量,这样后三指自己反应,该紧的时候它们都紧了,手部没有觉得卡住个什么东西了。

N:哈哈。都明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