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
(2009-11-23 11:21:00)
标签:
下盘运动生物力学下杆上杆杂谈 |
分类: 高尔夫 |
前篇文章,并非鼓吹下盘不需要稳,只是述说故事。从技术层面上说,过份强调下盘的稳,象插入地底的桩子似地不敢动起来,会导致全身的不稳,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全身运动,下盘的稳不能使双腿和躯干产生对抗,否则消耗能量,破坏平衡,挥杆效率低,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还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其实在一个挥杆中,没有必要将下盘割裂出来说事,完整的身体做完整的事,肢解了,七零八落,如何能动?说穿了,高尔夫挥杆并没有多少技术因素,它是由人体最基本的走跑跳投技巧组合而成,这种组合不是思维干预完成的,更多的是神经系统刺激反射的结果,需要有针对性地去开发,为什么说小孩容易学动作,因为小孩在思维尚不发达的前提下由身体本能地做出各种动作,反比成人用思维干预身体运动来的更快。
又一个故事,练习玚有位MM,由一业余高手指导,总在纠正某一位置时的身体姿势,接受的是在这个位置时手如何如何、胯如何如何、肩如何如何等等建议,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上杆下杆如何启动,可是在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允许检查那些位置时手、胯、肩的如何如何吗?恐怕一去检查,又会得到一正确指导意见,节奏乱了或节奏慢了,再去找所谓正确的节奏,123地数拍子。仍然抓不住主要矛盾,由此生厌由此生恶,心理开始抵触,快乐没有啦,所谓挥杆技术也不见长进,偶然表现出一二次看上去似乎完美的动作表象,便下结论,已经学会了,今后靠不断练习成为肌肉记忆,能否出成绩,看造化了。
很多人就是在如此这般的指导下消磨高尔夫时光,在会了又忘了的循环中不断摸索、练习,饱受折磨享受快乐。不断和自己较劲,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之后,还要加一句与自己斗,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