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弹:从庖丁解牛谈球道禅心

(2009-03-01 19:36: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庄子》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得文惠君称赞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做某件事的一般技巧称为技或法,完成此事使用的技或法能让人享受到美称为艺,而有更优良卓越的表现且可以与某些哲理相称并具指导意义的就可称为道。万事合乎其理,所以,对于挥杆打球一事,我认为就有球技、球艺与球道的分别,与挥杆联系在一起称为挥杆技、挥杆艺、挥杆道。

似乎没有人谈过球道,可能有人会以为我故弄玄虚。道,本来就是我们对不可名状的最高境界、最大成就的泛称。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球技之进为球艺,球艺之进为球道,球技、球艺、球道,这是二级阶梯三层境界,但要抬脚登上去,有时候比登天还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挥杆的最高境界就是挥杆道或称球道,而佛家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禅心。

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二件事,扯在一起,似不知所云。

禅心,即禅定之心,佛家修菩萨法有《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指的是六个程序,由布施到精进,是逐渐修练的过程,需要有持戒的态度、忍辱的精神,然后经过禅定,可以领悟佛智——无上正觉。所以禅定虽居六波罗蜜第五,实为修菩萨法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过程。而禅心,正是佛家的无上心法,从众生色相至凝心而无色相到领悟无上正觉的心。

学习挥杆,从观察模仿至摆脱束缚到领悟法则而至自如应用,是一个哲学的过程,从现象探求理论,然后以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哲学须重视方法,有辩证、演绎、归纳等,学球亦然。和学佛一样,学佛人最重视的就是心法,所谓“万法唯心”,而这心就是禅心。

 

球道的由跨越挥杆技艺而至最高境界,恰如禅心的由众生色相而得无上正觉。二者本出于一理,是可以相通的:以禅心而通球道,可以证禅心无所执著而有妙用;以球道通禅心,可以明球道有定性而无止境。况且,我们可以从球道、禅心的相通,通及世间万事万物,从而认识:万物都有道、万物可随心。所以,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看到有偿先生的《球不随心死不休》时,那万丈豪情的气势,宛如群花怒放,大江东流。禅心起,又如眼前浮现出多宝如来之塔,一时欢喜无量,自此加入博圈,开启修道之途。

 

特别感谢在路上的人、有偿服务、周易高尔夫、九零后、晋级、阿宣等一班师友共同施力,致使求道之路灯火辉煌、意趣盎然,今夜我不寂寞!

 

谨以根据老子《道德经》改编的挥杆经一章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献给所有在高球路上的求道者。

    摆可摆,非常摆。转可转,非常转。有转,挥杆之象也,无转,挥杆之实也。故恒有欲也,以观其眇,恒无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挥杆之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