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lements不是成份,structures不是结构

(2020-04-10 18:43:07)
标签:

翻译

文化遗产

联合国

分类: 翻译杂谈
  Monuments: architectural works, works of monumental sculpture and painting, elements or structures of an archaeological nature, ...
  在教科文(UNESCO)网站上下载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文版将elements译成“成份”-“elements or structures of an archaeological nature-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不但单词没有译对,而且中文的语法也不对。这还不算是雷人的,国内的专家学者竟然照抄,一点也没有觉得有误,至少应该觉得中文读不通吧?
  联合国的文件也未必没有错误,要知道,联合国文件的中文译文也是由中国人或外国华裔翻译的,未必经过专家的反复校译。因此,译文质量如何在于译者,而不在于发布者的地位或身份。
  所以,学者必须查对自己引用的所有文字的原文,不要认为有人译了,就是对的,我译过的书,引用也有成千上万条吧,可我没有一个是抄别人的,而且我大都查看过国内的翻译,鲜有我认为可以照抄的。
  切忌盲信!
  你以为联合国就没有国人敢胡弄吗?
  因此,不是英文不重要,而是你没学好;不是翻译不重要,而是你小看它了。

  elements不是“成份”,而是“自然环境”- a natural or suitabl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for an animal

 

  而且还有:
  structures是“建筑物”,不是“结构”- a thing that is made of several parts, especially a building

 

  而倍感别扭的“具有考古性质”对应的英文是an archaeological nature,因为nature有“种类、类型”之意,不妨译为“考古类的”,若还嫌别扭,不妨再引伸一下,将全句译为“某类有考古价值的自然环境或建筑物”。

  而整个一段如下:
  monuments: architectural works, works of monumental sculpture and painting, elements or structures of an archaeological nature, inscriptions, cave dwellings and combinations of features, which are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y, art or scie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武汉开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