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吹毛求疵一段《人口原理》

(2011-08-08 16:41:45)
标签:

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

翻译质量

经典著作

商务印书馆

分类: 翻译杂谈

  为了吸引人读下去,我把最后一段提前,先说结论。

  就这一段,就能找出如此多的细节性的问题,说明三个问题:
  1、中国的经典著作的翻译水平很一般,不出我之所料。
  很多人“被强奸”还不知道。如果译者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那就是在“强奸”作者,如果让读者不能正确领会作者的意思,那就是在“强奸”读者。
  尽管有时我会觉得自己翻译得不理想还是放过了,因为我千方百计地弄明白作者的意思,比如,查网络、查词典、查书、问高手,还是不能完全贴切。那我只好“强奸”我自己。因为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不是能够搞清楚而不去搞清楚。最近google不好使了,好多网站打不开。不管怎么说,搜索引擎无出其右者,百度根本无法提。如果是做研究的,google是最好的,好像它能理解你想找什么是的。
  2、还是那句话,学好英语,读原著。如果读中文版的,那就读我翻译的书吧。
  很多译者我想根本就没有查阅词典,仅凭自己的感觉翻译,但是,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会有不同的表述。既能贴近作者本意,又能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谓高手。
  3. 译者的问题:(1)责任心不强,或者并没有看重这种翻译工作,不指望着它吃饭;(2)译者的英文水平、汉语水平或者二者的水平不强,又不查阅词典,只是凭借自己的表面理解进行翻译,是略读而不是精读;(3)很多问题并不是因为缺乏因特网造成的,而是通过查阅词典就能解决,因此不能把责任推到因特网上。
  4. 出版社的问题:(1)给的翻译费太低了,让那些不指望它吃饭的人产生蔑视之心;不想付出更多的精力用于翻译。(2)而且,翻译费用与出版数量没有关系,让译者不会关心市场问题。(3)编辑的水平有限。很多编辑不看原文,只是从译者提交的中文稿基础上进行编辑。也是逼的,因为太慢了编辑挣不到钱。
  5. 共性的问题。因为中国人毕竟看英文原文的还是少数,大多是看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本,即使有些翻译问题,他已经买到了书,或者就是看不出来,或者觉得别扭也不知道为什么别扭;这让译者、编辑、出版社有侥幸心理,反正没有人看原文,只要通顺一点就行了。但有些句子让人满眼是汉字,但却不知所云。

    孔庆东曰:有几本汉译英文典籍靠得住?

  今天,又碰上一段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文字。
  英文原文如下:
   Famine seems to be the last, the most dreadful resource of nature. The power of population is so superior to the power in the earth to produce subsistence for man, that premature death must in some shape or other visit the human race. The vices of mankind are active and able ministers of depopulation. They are the precursors in the great army of destruction; and often finish the dreadful work themselves. But should they fail in this war of extermination, sickly seasons, epidemics, pestilence, and plague, advance in terrific array, and sweep off their thousands and ten thousands. Should success be still incomplete, gigantic inevitable famine stalks in the rear, and with one mighty blow levels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food of the world.

  商务印书馆《人口原理》1992年10月第1版,相应译文如下:
  饥馑似乎是自然的最后、最可怕的手段。人口增加的能力远远大于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因而人类必然会在这各或那种的情况下过早地死亡。人类的各种罪恶积极面有力地起着减少人口的作用。它们是破坏大军的先锋,往往自行完成这种可怕的行为。如果它们在这消灭人口的战争中失败了,疾病流行季节、时疫、传染病和黑死病就会以吓人的队形进击,杀死无数的人。如果仍不能完全成功,严重而不可避免的饥馑就会从背后潜步走近,以强有力的一击,使世界的人口与食物得到平衡。

  我尝试着翻译如下:
  饥馑似乎是大自然最后也是最可怕的应对之策。人口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能力,因而,夭折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造访人类。人类的恶行成为减少人口的积极而能干的执行者,它们是破坏大军的先锋,而且往往是自行完成这种可怕的使命。如果人类的恶行在这场消灭人口的战争中失败了,疾病流行的季节、流行病、恶性传染病和瘟疫就会排出骇人的队形向前推进,夺走千万人的生命。如果它们还是不能完全取胜,大范围的、无法避免的饥馑就会从背后悄然而至,以强有力的一击,将世界人口和食物的差距抹平。

  商务的本子中有些单词还是不够细腻,而且有多处硬伤。
  resource 办法,对策,“手段”不太那个。
  power of population  人口的力量,不是“人口增长的能力”,这可不是一个概念。
  subsistence  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资料”不完全相同,相信商务本子的译者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太大,一说就是生活资料。生活资料可不只是食物。地里能长出“锅”来吗?
  premature death 可不是“过早地死亡”。如果一个人应该活到80岁,那他在60岁时不管什么原因死亡叫“过早地死亡”。但这个词表示“还没有成年就死了”,应该用“夭折”。
  vices 用“恶行”或“恶习”比较好,用“罪恶”就大了点。感觉译者在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下,总是有一种“暴力”和“阶级反抗”的情绪,影响到他的用词。
  able 可不是“有力地”,而是“能干的”。
  ministers  是“代理人”或“执行者”的意思,商务本子没有译出来。
  work  结合上下文,这里译成“使命”比较好,不是“行为”。
  But should they fail in this war  中的they应当指代“人类的恶行”,商务本子没有译出来。
  epidemics, pestilence, and plague 细加区分的话,应译为“流行病、恶性传染病和瘟疫”,其中,pestilence和plague都表示“瘟疫”,但既然作者放在一起,肯定想表达不同的意思,所以要从它们的区别入手,前者译为“恶性传染病”,后者译成“瘟疫”。
  advance 只是表达了“前行”,没有表达“进击”,尽管“前行”的结果是“击”。但应首先表达原意。
  thousands and ten thousands  译成“无数”不太准确,“千万”较好。
  sucess 译成“成功”不太合适,和前文“失败”对应最好是“取胜”。
  gigantic 表示“巨大”、“广大”,因此它是“大范围的”、“大面积地”,而不是“严重的”。
  stalks in the rear  “潜步走近”不如“悄然而至”。
  level 在此为动词,表示“消除差别”,也是“平衡”的意思,但“平衡”有点褒义了。


 

   类似博文:

    轮奸之后的处女

    李尔王:滚开我的眼前

    翻译几句《国宣论》

    读《经济学原理》也要有棒球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