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谈经论济 |
《水煮三国》,成君忆将战场搬到了商场。商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于是,企业的兴盛和衰败便一幕一幕地上演。
话说刘备听信陈登的建议,任用吕布为徐州公司副总,在给出胡萝卜的同时,没有祭出大棒,导致徐州公司被吕布掏空,继而收购徐州公司,鸠占鹊巢,保姆反成了主人。刘备被排挤到小沛事业部任经理。之后,徐州公司迅速地扭盈为亏,无奈只好请求债权人、曹操控制的东汉公司收购。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一班人马,也被收编为东汉公司的员工。
某日,曹操请刘备饮酒,借青梅煮酒助兴,二人来了个企业家高峰论坛,惊雷掉著后,曹操发现前来送伞的关、张二人,连称关羽为“技术英雄”,并用《职业性向检测试卷》对关羽作了一个定性分析,结论是关羽是个完美主义者,其性格特征如下:
⊙喜欢从事技术性工作,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来使用和了解重要的事实和细节;
⊙洞察力异于常人,具有创造性思维,会为属于自己的计划(或主意)投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力;
⊙喜欢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式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严格;
⊙非常强的责任意识,能够做到一诺千金;
⊙清楚工作伦理,追求高效率和成果;
⊙只要事情值得做,必定有做好的毅力和决心;
⊙办事精确,希望第一次就能把工作做好;
⊙愿意遵循明确的目标导向、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模式。
曹操评论说,关羽文有文艺,武有武艺,是一种能把工作做成艺术的人才。关羽不仅忠诚、有责任心,而且在管理一个体系和保持体系的正常运营方面会有优异表现,非常适合做分公司经理。
但是,这种完善型职业性向具有的弱点也很明显:
◇一旦做出了好的成绩,很容易傲慢自大;
◇会因为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以至于有些顽固和死板;
◇感情丰富而内敛,不为名利所动,却可以却很容易陷入感情的迷魂阵。
之后,关羽的这些弱点便被曹操之流逐渐利用。读到这里,我脑海中马上跳出了一个类似的实证,《蓝血十杰》中的法兰西斯·利斯(Francis Reith),这个十杰中唯一走向自杀的人。
利斯一旦锁定了目标,投注的毅力和冲劲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的执著使他无与伦比、无可阻挡,宛如猎犬咬住了东西就死命不放。对工作,利斯几乎从零开始,空前成功地控制了一个迅速扩充的庞大的官僚体系,有5600人直接或间接地受他指挥,利用当时最大型的IBM电脑,将各地电报来的信息分类整理,变成有意义的参考数据,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空军的库存管理、人事管理和军事调动,不仅一手为空军节省下10亿美元以上的零件采购费用,而且,更使得整个航空队得以重新投入空战,协助击溃轴心国。
不管做什么事,利斯总是一头栽进去,有时候实在陷得太深,还得有人把他拉出来。利斯对他妻子的迷恋和追求也能显示出认准目标,便别无所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特质。在他陷入深度恋爱时,他打电话给对方,对方越不接电话他便越打,无心工作,桑顿不得不出面向利斯的对象电话游说。
进入福特公司后,由于热衷于工作,利斯受到克罗素的欣赏。先是被克罗素网罗到福特分部担任策划产品计划的经理,这是福特公司中最大部门的一个核心角色,继而又推荐他为法国分厂的总经理。结果,利斯拯救了法国福特公司,最后得到法国政府颁赠的勋章,像英雄一样载誉归国。
这时的利斯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除易被爱情所惑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完美主义者的优秀品质特征。而其弱点,比如,胜利之后的骄傲自大、一意孤行便开始暴露出来。在不恰当的时机带领福特正面迎击通用汽车的战役中,利斯偏离了十杰长久以来最重视的理性原则,开始利用数字捕捉幻想,并非基于任何彻底的分析,而是为了支持他所要求的水星车系庞大的投资。他要求设计人员丢掉手边的标准水星款式,重新设计他们心目中最豪华的式样,创造全新的车系痛宰通用汽车。于是,设计人员别出心裁,利斯则天马行空,成为不顾家庭的工作狂,一部“钢铁卡通”般的“大道巡弋”面世,大众认为愚蠢多于巧思,质量问题漏洞百出,巡弋车型在最初宣传的风光和排场之后,市场反应却是彻底的失败,遭遇“票房毒药”,并当选美国汽车史上第六大失败的例子,利斯在福特公司的事业成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最后,在极度挫折和失落感中开枪自杀。
其实,在十杰进入福特的当天,他们曾经集体接受过考试,并与福特公司雇佣的心理学家进行面谈,就是今天的职业性向测试。当时,利斯的“客观倾向”分数就垫底,福特找来的心理学家看到利斯的分数,表示这“显示他比较没有能力客观地评断自己”,认为以他的专断自恃,他应该是一个不知变通、难以相处的人。可是,在外向合群方面的分数也没有人像利斯那么高。很多时候,利斯都是靠着发挥他的长处救了自己。但当优势被抑制,劣势被释放后,没有人能救得了他。
同是十杰的麦克纳马拉评判利斯不足以胜任专业经理人,专业的经理人是根据事实做决策,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见或直觉。利斯的性格弱点模糊了他的判断力,变成一种盲目,无论是心理还是工作,他都有一种堡垒心态,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距离现实愈来愈远。
是否根据事实做决策,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专业经理人,而不是一个专业经理人职业水平高低的评判。其实,联想集团的“柳倪之争”,其实就是职业经理人和技术经理人之争。因为柳传志是按照市场的变化和客观现实来做取舍,而倪光南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观推断和直觉来做人做事。最后,理性、客观的柳传志战胜了技术的、主观的倪光南,而成长为职业经理人。
话说刘备听信陈登的建议,任用吕布为徐州公司副总,在给出胡萝卜的同时,没有祭出大棒,导致徐州公司被吕布掏空,继而收购徐州公司,鸠占鹊巢,保姆反成了主人。刘备被排挤到小沛事业部任经理。之后,徐州公司迅速地扭盈为亏,无奈只好请求债权人、曹操控制的东汉公司收购。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一班人马,也被收编为东汉公司的员工。
某日,曹操请刘备饮酒,借青梅煮酒助兴,二人来了个企业家高峰论坛,惊雷掉著后,曹操发现前来送伞的关、张二人,连称关羽为“技术英雄”,并用《职业性向检测试卷》对关羽作了一个定性分析,结论是关羽是个完美主义者,其性格特征如下:
⊙喜欢从事技术性工作,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来使用和了解重要的事实和细节;
⊙洞察力异于常人,具有创造性思维,会为属于自己的计划(或主意)投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力;
⊙喜欢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式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严格;
⊙非常强的责任意识,能够做到一诺千金;
⊙清楚工作伦理,追求高效率和成果;
⊙只要事情值得做,必定有做好的毅力和决心;
⊙办事精确,希望第一次就能把工作做好;
⊙愿意遵循明确的目标导向、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模式。
曹操评论说,关羽文有文艺,武有武艺,是一种能把工作做成艺术的人才。关羽不仅忠诚、有责任心,而且在管理一个体系和保持体系的正常运营方面会有优异表现,非常适合做分公司经理。
但是,这种完善型职业性向具有的弱点也很明显:
◇一旦做出了好的成绩,很容易傲慢自大;
◇会因为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以至于有些顽固和死板;
◇感情丰富而内敛,不为名利所动,却可以却很容易陷入感情的迷魂阵。
之后,关羽的这些弱点便被曹操之流逐渐利用。读到这里,我脑海中马上跳出了一个类似的实证,《蓝血十杰》中的法兰西斯·利斯(Francis Reith),这个十杰中唯一走向自杀的人。
利斯一旦锁定了目标,投注的毅力和冲劲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的执著使他无与伦比、无可阻挡,宛如猎犬咬住了东西就死命不放。对工作,利斯几乎从零开始,空前成功地控制了一个迅速扩充的庞大的官僚体系,有5600人直接或间接地受他指挥,利用当时最大型的IBM电脑,将各地电报来的信息分类整理,变成有意义的参考数据,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空军的库存管理、人事管理和军事调动,不仅一手为空军节省下10亿美元以上的零件采购费用,而且,更使得整个航空队得以重新投入空战,协助击溃轴心国。
不管做什么事,利斯总是一头栽进去,有时候实在陷得太深,还得有人把他拉出来。利斯对他妻子的迷恋和追求也能显示出认准目标,便别无所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特质。在他陷入深度恋爱时,他打电话给对方,对方越不接电话他便越打,无心工作,桑顿不得不出面向利斯的对象电话游说。
进入福特公司后,由于热衷于工作,利斯受到克罗素的欣赏。先是被克罗素网罗到福特分部担任策划产品计划的经理,这是福特公司中最大部门的一个核心角色,继而又推荐他为法国分厂的总经理。结果,利斯拯救了法国福特公司,最后得到法国政府颁赠的勋章,像英雄一样载誉归国。
这时的利斯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除易被爱情所惑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完美主义者的优秀品质特征。而其弱点,比如,胜利之后的骄傲自大、一意孤行便开始暴露出来。在不恰当的时机带领福特正面迎击通用汽车的战役中,利斯偏离了十杰长久以来最重视的理性原则,开始利用数字捕捉幻想,并非基于任何彻底的分析,而是为了支持他所要求的水星车系庞大的投资。他要求设计人员丢掉手边的标准水星款式,重新设计他们心目中最豪华的式样,创造全新的车系痛宰通用汽车。于是,设计人员别出心裁,利斯则天马行空,成为不顾家庭的工作狂,一部“钢铁卡通”般的“大道巡弋”面世,大众认为愚蠢多于巧思,质量问题漏洞百出,巡弋车型在最初宣传的风光和排场之后,市场反应却是彻底的失败,遭遇“票房毒药”,并当选美国汽车史上第六大失败的例子,利斯在福特公司的事业成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最后,在极度挫折和失落感中开枪自杀。
其实,在十杰进入福特的当天,他们曾经集体接受过考试,并与福特公司雇佣的心理学家进行面谈,就是今天的职业性向测试。当时,利斯的“客观倾向”分数就垫底,福特找来的心理学家看到利斯的分数,表示这“显示他比较没有能力客观地评断自己”,认为以他的专断自恃,他应该是一个不知变通、难以相处的人。可是,在外向合群方面的分数也没有人像利斯那么高。很多时候,利斯都是靠着发挥他的长处救了自己。但当优势被抑制,劣势被释放后,没有人能救得了他。
同是十杰的麦克纳马拉评判利斯不足以胜任专业经理人,专业的经理人是根据事实做决策,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见或直觉。利斯的性格弱点模糊了他的判断力,变成一种盲目,无论是心理还是工作,他都有一种堡垒心态,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距离现实愈来愈远。
是否根据事实做决策,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专业经理人,而不是一个专业经理人职业水平高低的评判。其实,联想集团的“柳倪之争”,其实就是职业经理人和技术经理人之争。因为柳传志是按照市场的变化和客观现实来做取舍,而倪光南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观推断和直觉来做人做事。最后,理性、客观的柳传志战胜了技术的、主观的倪光南,而成长为职业经理人。
前一篇:最好的顾问就在自己的企业里
后一篇:营销计划,你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