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旧文 |
春节前后,有条件的地方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发展假日经济。
年俗旅游迎宾客是其主题。但见四人一轿,毡帽皂靴,另有一小老儿肩扛小旗,侧身而行,瓜皮帽下拖着一条长辫子,小丑打扮。睹此,我不禁想起了早期录影中大变活人魔术最后出来的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小丑和列强对他的欺侮,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阿Q,想起了革命党人剪发的壮举和他们的慷慨就义,想起了那个为糊口而脱下裤子供人猎奇、验证的末代太监,想起了笑贫不笑娼,想起了大众对文化垃圾挥之不去的无奈,想起了国内新闻喜和国际新闻忧,想起了文化渗透。
南斯拉夫经济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S•翁科维奇在其《旅游经济学》一书中称:旅游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意义。其社会意义是指旅游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即文化的、教育的、健康的以及各国人民相互间更好的了解等。把一些国家具有积极意义的风俗习惯传播到另一些国家去,也可以归于旅游的文化和教养意义的范畴。
汉民族男子对头发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束发,既不剃边,也不下垂,而只是盘在头顶上。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北方的一些所谓“蛮族”都是辫发。五世纪大分裂时代,南朝的汉民族诟詈北朝的鲜卑民族是“索虏”。二十世纪初叶,汉人讥嘲满洲人的辫子是猪尾巴。想当年,清军入关,剃发被视为顺民的象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曾是多么血腥和狰狞的口号,反抗和镇压此起彼伏,著名的便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对于这种专属于男子的发型,十分丑陋,标志着野蛮、落后和奴役,国人尚且不耻,怎么可以做为旅游产品展示给外国人看呢?是不是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的祖先原来如此?其实,与五千年的文明相比,这条辫子只垂了二百余年,早就与清王朝一起被剪除了。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影视剧有辫子,是其特定历史背景的需要,而在孔子故里有如此表演就显不妥。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优秀文化遗产可供交流和欣赏,为什么不开发春秋时期的民俗供游人欣赏呢?那样不是更让人发思古之悠情吗?更显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吗?其实,在孔孟之乡还有凤冠霞披、乌纱红袍的大花轿,不是更显喜气洋洋吗?幸好现在没有人将束缚、伤残女人的“三寸金莲”开发出来用于展览。
国民素质需要整体的、综合的提高。如果一边出售自己的文化糟粕,一边还乐不可支地数着花花绿绿的外国钞票的话,这种旅游开发实在是得不偿失。
年俗旅游迎宾客是其主题。但见四人一轿,毡帽皂靴,另有一小老儿肩扛小旗,侧身而行,瓜皮帽下拖着一条长辫子,小丑打扮。睹此,我不禁想起了早期录影中大变活人魔术最后出来的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小丑和列强对他的欺侮,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阿Q,想起了革命党人剪发的壮举和他们的慷慨就义,想起了那个为糊口而脱下裤子供人猎奇、验证的末代太监,想起了笑贫不笑娼,想起了大众对文化垃圾挥之不去的无奈,想起了国内新闻喜和国际新闻忧,想起了文化渗透。
南斯拉夫经济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S•翁科维奇在其《旅游经济学》一书中称:旅游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意义。其社会意义是指旅游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即文化的、教育的、健康的以及各国人民相互间更好的了解等。把一些国家具有积极意义的风俗习惯传播到另一些国家去,也可以归于旅游的文化和教养意义的范畴。
汉民族男子对头发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束发,既不剃边,也不下垂,而只是盘在头顶上。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北方的一些所谓“蛮族”都是辫发。五世纪大分裂时代,南朝的汉民族诟詈北朝的鲜卑民族是“索虏”。二十世纪初叶,汉人讥嘲满洲人的辫子是猪尾巴。想当年,清军入关,剃发被视为顺民的象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曾是多么血腥和狰狞的口号,反抗和镇压此起彼伏,著名的便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对于这种专属于男子的发型,十分丑陋,标志着野蛮、落后和奴役,国人尚且不耻,怎么可以做为旅游产品展示给外国人看呢?是不是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的祖先原来如此?其实,与五千年的文明相比,这条辫子只垂了二百余年,早就与清王朝一起被剪除了。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影视剧有辫子,是其特定历史背景的需要,而在孔子故里有如此表演就显不妥。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优秀文化遗产可供交流和欣赏,为什么不开发春秋时期的民俗供游人欣赏呢?那样不是更让人发思古之悠情吗?更显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吗?其实,在孔孟之乡还有凤冠霞披、乌纱红袍的大花轿,不是更显喜气洋洋吗?幸好现在没有人将束缚、伤残女人的“三寸金莲”开发出来用于展览。
国民素质需要整体的、综合的提高。如果一边出售自己的文化糟粕,一边还乐不可支地数着花花绿绿的外国钞票的话,这种旅游开发实在是得不偿失。
前一篇:刘忠德想要什么样的艺术
后一篇:从幼儿园纵火案看政府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