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工行转债而不是中行转债的理由
(2013-05-02 14:54:39)分类: 可转债 |
一、工行转债:
发售日 |
到期日 |
回售条件 |
利息 |
2010-8-31 |
2016-8-31 |
有 |
0.9、1.1、1.4、5 |
年份 |
每股收益 |
分红比例 |
每股分红(分红日为下一年度) |
年末每股净资产 |
转股价 |
期初roe |
2012 |
0.68 |
0.35 |
0.24 |
3.22 |
3.77 |
24.80% |
2013 |
0.74 |
0.35 |
0.26 |
3.72 |
3.53 |
23.02% |
2014 |
0.81 |
0.35 |
0.28 |
4.27 |
3.27 |
21.70% |
2015 |
0.88 |
0.35 |
0.31 |
4.87 |
2.99 |
20.62% |
2016 |
0.96 |
0.35 |
0.34 |
5.52 |
2.68 |
19.71% |
|
|
|
|
|
|
|
当前可转债价格 |
110 |
|
|
|
|
|
|
|
|
|
|
|
|
|
|
|
|
|
|
|
假设条件 |
|
|
|
|
|
|
利润增速 |
9% |
|
|
|
|
|
|
|
|
|
|
|
|
2016年初净资产 |
4.87 |
|
|
|
|
|
转股价 |
2.68 |
|
|
|
|
|
|
|
|
|
|
|
|
股价悲观假设 |
4.87 |
|
|
|
|
|
股价中性假设 |
6.16 |
|
|
|
|
|
股价乐观假设 |
9.74 |
|
|
|
|
|
|
|
|
|
|
|
|
100万买入假设 |
|
|
|
|
|
|
买入转债份数 |
9091 |
|
|
|
|
|
期末可转股 |
339011 |
|
|
|
|
|
|
|
|
|
|
|
|
|
|
概率 |
获利 |
年复合收益 |
|
|
悲观假设市值 |
1650829 |
40% |
65.08% |
18.19% |
|
|
中性假设市值 |
2089780 |
50% |
108.98% |
27.85% |
|
|
乐观假设市值 |
3301657 |
10% |
230.17% |
48.91% |
|
|
综合假设市值 |
2035387 |
|
103.54% |
26.73% |
|
|
|
|
|
|
|
|
|
最大损失(持有到期): |
|
|
|
|
|
|
29818 |
|
|
|
|
|
|
二、中行转债
发售日 |
到期日 |
回售条件 |
利息 |
2010-6-2 |
2016-6-2 |
无 |
1.1、1.4、1.7、6 |
三、选择工行转债的理由:
(一)我买入转债,并不是看重债性,而是看重股性。事实上中行转债看似保本,但是假如把一年期定存利率算为资金的最小机会成本,那么无论中转还是工转都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赔多赔少而已。我买入转债是因为看好正股,我看好工行胜过中行,而买入转债(前提是溢价不高)比买入正股有一些优势:
(二)、中行转债有隐藏风险,我注意到中行每年分红都在5月底6月初,而可转债的到期日为2016年6月2日,也就是如果当2016年中行稍微晚一点点分红,那么分红日期就会超过到期日,当年就不会有下调转股价,期待下调转股价的投资者将白白损失一年的时间成本。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中行未必会这么做,不过我并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三)换个思路,不以红利再投资的角度来考虑,每年都卖出一部分转债以保持生活费用,那么和直接买入正股吃每年分红做比较(假设pb能保持在1.2,可转债溢价0):
100万买入转债(110) |
|
转股价 |
可转债卖出张数 |
可转债张数(剩余) |
可转股(剩余) |
2012分红后 |
|
3.77 |
- |
9009 |
238965.5 |
2013分红后 |
|
3.53 |
527 |
8482 |
240157.7 |
2014分红后 |
|
3.27 |
460 |
8022 |
245139.6 |
2015分红后 |
|
2.99 |
399 |
7623 |
254970.8 |
2016分红后 |
|
2.68 |
342 |
7281 |
271508.4 |
|
|
|
|
|
|
100万买入股票(4.05) |
|
分红 |
股票数量 |
|
|
2013年 |
0.238 |
58765.29 |
246913 |
|
|
2014年 |
0.25942 |
64054.17 |
246913 |
|
|
2015年 |
0.2827678 |
69819.05 |
246913 |
|
|
2016年 |
0.3082169 |
76102.76 |
246913 |
|
|
不难算出,在获得和正股相同的分红金额后,期末持有可转债的股份数比起直接买入正股的多了10%左右,这还没有计算持有转债每年获得的利息。
而买入中行转债就没那么走运了,由于中行转债的PB经常在1倍甚至以下,因此卖出转债和现金分红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工行的估值也未必能一直在1.2pb以上,但如果工行都1pb了,那中行很有可能在0.8pb,在这种情况下,持有中行正股比持有转债划算(红利再投资的效果比起转债下调转股价还要划算)。
注:本人重仓工转,轻仓中转,可能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