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把体系里动作片这块补足了,开心。关于类型片,说通俗就是看以什么类型元素来推动故事,锁定观众兴趣点和追求故事高潮。比如爱情类型片,你要保证使用邂逅桥段刺破故事,用爱情纠缠来营造兴趣和关注,搭建合理的故事体验结构曲线,使用付出代价的真爱来证明故事主题和打故事高潮。没有这些基本路数,观众就不认为你的故事是爱情故事,如万物生长。惊悚类型故事就是靠做迷局解谜局,挖掘犯罪心理动因来吸引观众和做结构。人吓人哪一套外道的东西和混乱笨拙的信息控制手法,收不到效果之外还要被聪明的观众吐槽为外行。喜剧也是如此,第一个刺破动作就必须是地道的性格喜剧动机,推动方法必须是歪打正着,喜剧高潮里还是最重要的喜剧动作才行,否则就没有积累渐进的爆笑喜剧效果。所以喜剧最难。动作片除了满足动作刺破,动作推进,关键动作创新推高潮之外,最难的是场景辨识。因为这里有一个天然矛盾:戏剧性变化和动作紧张天花板效应的矛盾。在一个120分钟的电影故事里,如若满足常规的戏剧性变化(40个以上场景),势必要削弱系列性动作紧张冲顶效果。而当代电影借助科技装备进步,任务难度加大和对抗强度、密度、连续性提升又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我们看到了速激7和战狼里的复合场景现象。速激7高潮戏,实际是一个大的复合场景,三条动作支线编织交错,系列密度空前提升,超过了正常场景密度的3~5倍,把动作高潮打到了顶棚!感谢市场,感谢速激7和战狼,帮我完成了关于动作片的思考。最近最大的理想,就是开办一次拉片公开课,和朋友们分享《速度与激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