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英雄》场景分析表

标签:
娱乐 |
电影《英雄》是2002年的一部中外合拍电影,全球发行。
导演:张艺谋
投资额:3000万美元
中国票房:2.5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北美票房:5371万美元(至今保持北美市场外语片票房纪录第二名)
全球票房:1.77亿美元(至今保持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http://s11/mw690/001DeCfTzy6LfprhLLQ9a&690
场景分析表
幕次/场景序列 |
场次 |
内容分析 |
冲突形态 |
补充分析 |
|
引子 |
字幕:战国后期,七雄为对抗被秦国吞并,各地一直上演不同的刺秦故事。 |
无名作为诛杀刺客的英雄被飞驰马车带往秦宫谒见亲王 |
背景压迫感 |
|
出片名 |
黄边红字,笔法沉稳遒劲,充满银幕 |
|
视觉冲击 |
|
第1场 无名献宝 (故事诱发事件:无名名为献宝邀功,实为行刺。) |
1、(冲突束,下同)无名自我介绍OS(车内) 2、跟随上殿 3、群臣礼赞 4、独立上殿百步 5、得知无名诛杀长空,允许上殿二十步 |
(6分钟复合场景) 蒙太奇冲突 同上 刺激反应模式 对白冲突 对白冲突 |
场景均长为2分钟。超长场景要求冲突饱满。 矩阵压迫 智力和胆识较量 心理对抗 |
第一幕:谎言 |
|
|
|
|
序列一:取长空 |
第2场 密探欲刺长空 7分49秒 |
1、 2、 3、 |
动作冲突 动作冲突 动作冲突 |
支线冲突 兼具介绍长空 |
|
第3场 无名取长空性命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白冲突 刺激反应 动作冲突 刺激反应 动作冲突 对白冲突 小转折:直接对抗转为意念对抗 刺激反应+蒙太奇+OS+琴声 动作 动作/蒙太奇 动作 刺激反应 动作/蒙太奇/声音 动作 最后一个镜头拉回框架(现实) |
共含15个冲突束,视听冲突元素异常饱满 改变节奏 再次改变节奏 提升下一场动作强度 引入京剧武生叫板 调整节奏 提升强度 节奏 再提升张力 琴师为动态 琴弦断,小危机点,意念结束 慢镜,穿过雨滴,一剑毙命 |
序列二:求字 |
第4场 上殿十步 |
1、 2、 |
对白 对白 |
心理对抗 |
|
第5场 求字 |
过场戏/来到书法馆/求字引出残剑/残剑、如月出场 1、 2、 3、 4、 |
对白/刺激反应 对白/刺激反应/动作 |
此片开头没介绍人物,在此补足 道明人物关系,残剑避免冲突 |
|
第6场 大兵压境之放箭 |
使用短分切镜头 |
利用观众记忆,与上一场景形成对抗 |
首先是矩阵压迫,继而推出“长箭”概念 |
序列二:护字与悟字 |
第7场 赵国师傅以字抗箭 |
插入:秦军二轮放箭 |
蒙太奇/动作 |
|
|
第8场 王追问“剑”字奥妙 |
回到框架(现实) 王宣示雄心 |
对白 |
节奏改变 |
|
第9场 合力挡箭 |
无名飞雪合力,助残剑完成所求之字 |
动作/多元素对抗/巧妙融合书法文化元素 |
视觉节点戏,约3分钟,变化丰富 |
|
第10场 无名悟字 |
想在残剑书法中找出剑法走势 |
刺激反应 |
|
|
第11场 与王论字 |
回到框架。以“剑”字过渡。 |
|
序列结束 |
序列三:离间计 |
第12场 离间 |
无名以长空之托离间剑雪 |
对白/刺激反应 |
三方对抗模式 |
|
第13场 偷窥 |
残剑中招,偷窥,以为雪睹物思人 |
刺激反应 |
对剑雪爱情关系的刻画/误会 |
|
第14场 床戏 |
剑故意狎如月,还击飞雪 |
动作/刺激反应 |
三方对抗,误会加深 |
|
第15场 情杀 |
雪剑争吵,雪怒而杀剑,终查中计,悔恨交加 |
动作/对白 |
|
(作为幕高潮使用,对说谎者无名而言,价值向好) |
第16场 如月之死 |
如月找飞雪复仇,反遭飞雪杀害 |
动作 |
仇恨情绪与鲜明色彩对比,强调情杀特质。视听高潮戏。 |
第一幕完结 |
第17场 无名杀飞雪 |
矩阵背景中的绝杀 |
动作 |
符合惊悚悬疑类型“红鲱鱼”定律。 |
第一幕总结
1、
2、
3、
4、
5、
6、
7、
8、
请保留兴趣,看第二幕的开场戏中,编剧如何巧妙创造出转折点。